5月21日~23日,以“地熱+新質生產力 助力碳達峰與碳中和”為主題的萬江新能·2025第十五屆全國地熱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全面展示了我國地熱能產業發展和行業應用的最新成果,深入分析地熱能“十五五”及未來攻關方向研究,以期加快推動地熱產業有規模有效益高質量發展,助力我國實現“雙碳”目標。2025全國地熱能與地源熱泵展同期舉辦。
大會由萬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獨家總冠名,在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指導下,由中國技術監督情報協會地熱產業工作委員會、中國地質調查局淺層地溫能研究與推廣中心、北京中航環宇新能源研究院、自然資源部淺層地熱能重點實驗室、自然資源部深部地熱資源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中國地熱》雜志、地熱加全媒體、北京快能在線科技有限公司承辦。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地熱能領域院士專家,行業協會組織、地熱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節能投資及碳中和產業服務企業等近1000名嘉賓現場出席大會并參觀中國地熱展。大會開幕式及主論壇采用線下+線上方式進行。
我國地熱資源豐富,地熱直接利用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地熱能在居民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工業、交通、農業等多個領域均展現出巨大潛力。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的發展,地熱供暖成本將逐步降低,地熱能在未來能源結構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相關負責人在開幕式上表示,地熱能作為我國新能源體系中的重要一員,儲量豐富,分布廣泛,穩定可靠,開發潛力巨大,推動地熱能開發利用是發展我國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的重要途徑,是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的重要抓手。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地熱能淺層供暖制冷規模穩步擴大,水熱型供暖規模有序增長,地熱發電技術持續創新,地熱能在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南方地區溫暖過冬、清潔度夏,以及現代農業工業減碳等方面已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面對地熱能開發利用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和挑戰,他提出,一要充分認識地熱對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意義,二要在行業內大力推廣地熱先進技術,積極推動地熱項目開發,三是相關部門將持續完善政策,為地熱能發展做好保障。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熱產業工作委名譽理事長汪集暘為三全食品創始人、萬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澤民頒發了“中國地熱行業發展積極推動者”榮譽獎牌,以表彰其為推動地熱行業發展作出的積極努力和貢獻。據悉,2016年5月,陳澤民投資在鄭州三全產業園內打了一口深4231米的地熱科探井,為掌握中原地區地質狀況和地熱資源積累一手資料;2016年11月,他投資的中國第二座地熱發電站在云南德宏州瑞麗市正式開工;秉持“向天要電、向地要熱、憑空取熱、巖土儲能”的清潔能源設計理念,陳澤民打造萬江零碳能源港,構建起清潔能源多維度利用的創新體系。
陳澤民在致辭中說,萬江新能自2008年創立以來,始終專注地熱能綜合開發利用的領域,秉持清潔地熱服務社會的初心使命,在這條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道路上篤定前行,創新是萬江新能的基因,更是驅動地熱產業發展的核心引擎,我們深知只有不斷突破技術的壁壘,才能在地熱領域站穩腳跟,引領行業的發展。展望未來,地熱產業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呈指數性的增長,地熱能更迎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
在大會主旨報告環節,陳澤民,中國科學院院士滕吉文、劉嘉麒,國務院原參事、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原局長徐錠明,中國礦業權評估師協會負責人鞠建華,新鄉市平創熱力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沛,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鄭鐵民,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研究員王貴玲,中國地質調查局淺層地溫能研究與推廣中心主任李寧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徐偉等專家作大會主旨報告。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2025地源熱泵+五恒系統助力好房子建設論壇、2025中深層地熱能高質量開發利用論壇、2025地熱加前沿技術論壇、OpenNE第三屆地熱青年論壇,參觀巡展、項目對接洽談,以及2025年“地熱+”卓越品牌推介活動頒獎儀式,地熱產業工作委員會專家顧問、科技委員證書頒發儀式,地熱產業工作委員會地熱青年專家證書頒發儀式等活動。(組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