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政府負責同志、自然資源部負責同志和省自然資源廳主要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深入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推動戰略性礦產增儲上產情況。
發布會上,記者提問:2019年5月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與山東省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請問這幾年來的合作成效如何?下一步還將在哪方面深化部省合作,助力山東找礦取得新突破?
對此,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資源評價部主任邱海峻介紹,自2019年5月,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與山東省政府簽署部省合作協議以來,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山東省實際需求,與山東同題共答、同向發力,在規劃部署、政策供給、找礦行動等方面進行深度融合,共部署項目78個,提交了一批高質量的地質調查成果、信息數據和解決方案,為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積極總結經驗做法,探索構建“部省合作、統籌部署、協同創新、成果共享”的地質調查新機制,推動山東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國家下達的找礦任務,為全國找礦行動做出積極貢獻。今年6月18日,中國地質調查局、山東省政府在上一輪部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的基礎上,簽署了部省合作備忘錄,開啟部省深化合作新篇章。
邱海峻表示,下一步,中國地質調查局將以此為契機,持續深化部省融合,不斷拓展合作領域,重點在以下方面給予山東支持。
一是支持山東開展自然資源綜合改革試點。山東是經濟大省、資源大省,土地、森林、礦產、海洋等要素齊全,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將支持山東在要素保障、找礦行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開展全方位試點,立足先行先試、大膽創新探索,進一步提升自然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程度和效率,推動自然資源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助力山東打造全國自然資源系統改革發展“示范區”。
二是支持山東開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圍繞部省合作備忘錄,錨定“十五五”,聚焦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近海海域地質調查、戰略性礦產勘查等十個方面深化合作,力爭形成一批高質量的地質調查成果。中國地質調查局將發揮央-地-企協調聯動體制優勢,部署實施重點礦種找礦會戰,支持拓展陸域深部和近海海域找礦第二空間,推動戰略找礦取得新突破。
三是支持開展礦政管理政策創新探索。指導山東做好新礦法實施后礦政管理相關制度的立改廢,為礦政管理政策體系重大調整提供樣板。支持山東探索鼓勵地勘單位、礦業企業利用自有資金或社會資本開展戰略性礦產調查試點,提供更多勘查區塊出讓。支持山東強化地勘項目管理,提升成果轉化應用,打造地勘項目管理“齊魯樣板”。
四是支持山東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支持將膠東金礦深部探測、魯西鐵礦成礦模式、智能化地質數據處理等關鍵理論技術納入部科技創新項目、部省合作項目,實施聯合攻關與應用推廣。探索聯合共建機制,統籌推動山東省建設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地學科創平臺;鼓勵山東向自然資源部推薦選樹找礦先進典型;強化部省科技交流、技術培訓,聯合舉辦高層次學術會議等,指導山東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地質勘查人才隊伍。(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