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Mining.com網站報道,最新報告顯示,盡管全球商品消費量同比增長40%,但全球大型石油和礦業公司資本支出卻降至15年來新低。
投資公司戈馬傲(GMO,Grantham Mayo Van Otterloo)在季刊中介紹了投資者如何通過投資自然資源類股票來保護自己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報告顯示,自然資源類股票價值依然被嚴重低估。
這家來自波士頓的投資公司資源資產經理和氣候變化策略師盧卡斯·懷特(Lucas White)表示,“令人驚訝的”是,盡管世界對許多主要商品比如天然氣、鐵礦石和銅的消費量較15年前增長了40%,但是資源類企業減少了新項目投資。
環特指出,自2000年以來,彭博商品指數上漲了500%。“很難想象有任何合理的原因來解釋商品價格漲幅如此巨大,這還不包括正常的稀缺因素”,他補充說。
“近些年對供應的投資不足至少影響未來10年的產量。過去10年中,大多數時間里商品價格下跌或出于低位。商品生產者為應對價格下跌和對他們在上一波商品超級繁榮期內投資過度的批評而大幅削減了投資。”
“來自ESG/可持續周期和撤資風潮的壓力使得化石燃料企業資本缺乏”。
“后來,在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沖擊下,資源類企業再次減少了投資。隨著企業資產從優質轉為中低質量,最近幾十年中,商品生產投資強度也出現大幅上升。”
“從短期內看,目前的投資水平根本無法滿足未來全球需求增長”。
來源:自然資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