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未來價值,從了解公司開始
導讀
最近一段時間在市場之中出現了一家非常奇葩的公司,時間回到2019年,因為自身經營出現了重大的改變,經歷了連續四年的持續虧損,眾和無奈被迫退出二級市場,但是公司并沒有因此而人間蒸發,而是被丟棄到了被人們稱之為垃圾回收站的三板市場。
雖說是進入了垃圾回收站,但是并不能阻擋“黑馬”的逆勢崛起,自去年開始,這家瀕臨破產的公司硬是生生的拉出了68個五厘米的板子,同時創下了市場連板的紀錄,一度被眾人調侃可以去申請吉尼斯紀錄了。
從被人丟棄的垃圾到逆勢崛起的黑馬,如此巨大的華麗轉身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
從被迫暫停上市時公司市值僅僅剩下4.5億,而目前市值一度飆升至48億,估值大幅攀升的背后,究竟有何邏輯?
俗話說黃土變成金,但是這一切的背后并不是偶然,同時也不可缺少多種必然因素,整個邏輯的背后到底誰最受益?
今天我們將會帶著這些問題一探究竟,還望有心的讀者記好筆記,或許就能發現打開未來價值的金鑰匙!
圖1/馬爾康黨壩鋰礦
鋰礦風口來臨,手握馬爾康黨壩鋰礦采礦權,黃土變成金!
烏雞變鳳凰并不是偶然,一個行業的崛起必然會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快速發展,而當下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推動的鋰電產業鏈強勁的市場需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眾和之所以可以踩中這次風口,其很大的原因就是它手中握著當下市場中最為緊俏的資源——鋰礦!
從斯諾威探礦權的天價拍賣可以看出,整個市場中各大鋰鹽企業對于鋰礦資源的極度渴望,眾所周知,我國鋰輝石資源的密集區就在四川,雖然礦區很多,但是真正可以實現量產的并不多,其中盛新旗下的業隆溝鋰礦和融捷旗下的甲基卡鋰礦都已經實現了正式投產,而川能和雅化共有的李家溝鋰礦今年也有望實現投產,因為行業的強勁助推,使得國產鋰礦優勢凸顯。
就在今年2月,馬爾康黨壩鋰礦迎來重大轉折,也成為了眾和唯一的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