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有這樣一家公司,它恪守紅色信仰,以黨建引領企業發展;它堅守本色建優隊伍,賦能企業發展創新;它心懷暖色、擦亮生態底色,在綠水青山中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2015年至今,公司連續7年產值均超10億元,近年上繳稅費年均逾2.5億元,占彝良縣財政總收入60%以上——這就是彝良馳宏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馳宏礦業),而這些成效也是馳宏礦業在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取得的豐碩成果。
日前,記者走進馳宏礦業廠區,干凈整潔、綠化率高是記者的第一印象。企業文化浮雕墻上,有清朝年間工人采礦的場景,有新時代地質人員在野外開展勘探、測量工作的畫面,見證著彝良采礦悠久的歷史。浮雕墻旁是公司的民族團結進步大道,員工上下班也能潛移默化地接受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公司員工張帆介紹,馳宏礦業成立于2010年,2018年成為中鋁集團的一員。
多年來,公司緊密結合實際,充分發揮各族員工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扎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力促進了企業和諧穩定發展。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民族政策,把民族工作作為企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由公司黨政領導掛帥,成立了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領導小組,負責公司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全面工作。制定了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實施方案及推進計劃。同時,充分發揮班子成員帶頭實踐作用,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人人參與、齊抓共建的工作機制,推動創建工作有效健康開展。
平時,馳宏礦業堅持建優隊伍,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廠礦、進車間、進班組,賦能企業創新發展,企業感召力得到明顯增強,民族團結進步意識在各族員工間日臻濃厚。
公司榮獲“云南省五一巾幗標兵”稱號的回族員工馬婷說,自2012年畢業后,她一直在公司從事選礦工作。在馳宏礦業這個大家庭中,雖然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一樣的民族習俗,但是公司充分尊重各民族習俗,在選拔任用人才、職位競聘、學習、培訓及其他形式的人才培養方面一視同仁。
在彝良紅色文化的浸潤下,公司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創建帶動,推動企業發展。組織實施了一批“兩帶兩創”項目,累計創造效益3800余萬元,形成了“全員創新、組織創效”的良好局面。
在馳宏礦業自身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的情況下,還以共建共融、攜手進步為出發點,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打開了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的局面。公司先后定點掛鉤幫扶發界村、位卓村、安樂場村共計325戶1465人脫貧致富,帶動周邊數百名青年就業。
企業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公司注重擦亮生態底色,秉持綠色環保、科技發展的理念,強勢推進先進生產工藝和管理模式,奮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優強企業,為筑牢彝良綠色生態屏障貢獻企業力量。
公司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廠區可綠化區域綠化覆蓋率達95%以上,被納入國家級綠色礦山目錄,成為國家級綠色礦山。成功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科技創新、環境保護、產業升級等各項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實現民族團結進步和經濟發展互促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