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西地礦局網站報道,2022年7月13日,第十二屆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暨推介展示會新聞發布會在南寧召開,會議宣布本屆礦業論壇將于7月20日至22日在廣西南寧舉辦。自治區地礦局副局長黎四龍出席發布會。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周濤受論壇秘書處委托介紹今年第十二屆礦業論壇有關情況。本屆礦業論壇以“攜手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共謀綠色礦業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主要圍繞地學合作機制與信息化服務、礦業轉型與綠色發展、國家礦業專場推介與合作、跨境對比研究與找礦勘查、新技術開發與應用服務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與交流。
據悉,本屆礦業論壇主要安排開幕式、中國-東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揭牌儀式、高層論壇及礦業轉型與綠色發展、國際礦業專場推介與合作等五大專題分論壇,共計19項重要活動。在東盟國家礦業專場推介方面,今年主推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等三個國家,主要介紹三國礦業投資環境、法律政策和優勢項目等,促進中國企業在東盟三國開展礦業務實合作。
周濤表示,本屆礦業論壇有三大看點,一是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辦會形式,打破時空界限,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自然資源領域交流與合作的新渠道、新平臺。二是重點突出,特點鮮明。在內容上突出融入東盟和“一帶一路”元素,在方向上側重中國與東盟國家自身資源特點,以雙方優勢資源為支撐點,攜手開啟自然資源領域合作新篇章。三是引入高科技元素助推礦業合作,繼續與東盟國家聯合舉辦中國—東盟衛星遙感應用研討會,全面促進中國國產衛星影像數據在東盟國家的深度應用,助推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
黎四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礦業論壇經過12年的拓展和深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下一步在加強廣西與東盟國家礦業領域合作時將依托區位優勢、平臺優勢以及科技創新優勢,拓展和升級合作平臺,推進礦業經濟互聯互通,深化國際綠色礦業產能合作。我國援建柬埔寨國家地質實驗室于2019年落成移交,該平臺為我區今后獲取境外礦業權、推動加快“走出去”打下基礎。本屆礦業論壇東盟國家礦業專場推介會將舉辦柬埔寨專場,將就柬埔寨地質礦產合作勘查規劃、信息化建設等問題與柬方達成初步合作共識。
黎四龍介紹,本屆礦業論壇除繼續突出中國與東盟的礦業開發和合作、地學研討、地學和礦業人才培訓、地學科技創新外,更加凸顯對地學大數據的挖掘和應用,通過舉辦中國-東盟地學合作與大數據研討會,與東盟國家代表探討大數據平臺共建長效合作機制并達成合作共識,簽署中國-東盟地學信息大數據平臺共建協議;發布《中國-東盟礦業合作發展報告》等成果,進一步加大地學大數據的挖掘和應用。
據悉,12年來,礦業論壇累計接待參會嘉賓約11000人,參展參會企業約3400家,完成推介洽談項目1390多個、簽約項目160多個,簽約金額660多億元人民幣。
中央、自治區、香港特區媒體記者,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自治區地礦局有關人員參加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