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人、4個多小時、17瓶礦泉水……桑拿天,剛剛補給的水分轉眼就以另一種形態在工人師傅的頭上、臉上和工作服上出現,一場技改硬戰,汗水全程陪伴。
圖片
7月12日,一大早氣溫就已飆到39攝氏度,安徽省銅陵化工集團新橋礦業公司工程工區全尾充填站,6米多高的新系列皮帶道早已開啟了“蒸煮模式”,溫度更是超過40攝氏度。此時,該工區維修班班長宛新文帶領班組成員聚集在這里,要對深錐尾砂管路淤堵現象進行一場技術攻關。
全尾充填站新系列深錐尾砂管路至新攪拌桶之間,原設計三通處管道長,彎度大,尾砂容易淤積,經常堵塞管道,影響井下充填生產。宛新文和同事們經反復技術認證后,要在新系列皮帶道三通處增加一臺耐磨閘閥,配合原有兩臺閘閥調節開關和流量控制,能有效規避管路淤堵。
為節省時間,維修工們兵分兩路,一組在皮帶道上拆卸管路,安裝調節閥,另一組負責解體新攪拌桶前各處管道接頭。兩組分工協作,保證皮帶道上、下管道整體雙向對接。皮帶道三通處場所過于狹小,人蹲在交錯的 管道縫隙里連轉身都困難,撬棍和許多長柄工具都無法施力,師傅們只能靠小號梅花扳手一點點地拆螺栓;閘閥進出口與管道口全部墊上防漏墊圈,接口必須嚴絲合縫,稍有誤差就有可能出現滲漏,大家便跪下身子,頭緊挨著地觀察,用手一點一點地挪動閘閥與接口對齊,每一次起身,地上便留下一片水印;切割作業點火后,原本悶熱的環境溫度再度升高,汗水順著人的頭發、眉毛源源不斷地滾落,大伙擰一下螺栓就要騰出手來,用袖子抹開糊在眼睛周圍的汗水……為減小對生產的影響,6名維修工輪番窩在逼仄無風的環境里連續作業4個多小時,終于搶在下午1點之前打贏了這場技改戰。
“戰役”結束,脫下被汗水浸透的工作服,換上干爽的衣物,一張張因高溫熱浪灼得紅撲撲的臉上終于露出勝利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