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近期成立了一個新的公司礦產資源公司。這個公司將會解決我們國家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成立的理由是什么?解決了我們國家什么樣的問題?我們今天和大家一起說說。
我國最近成立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成立,注冊地在雄安,注冊資本200億。法人是姚林。姚林此前做過中旅的董事長,做過鞍鋼的董事長。作為鋼鐵行業名企的帶頭大哥,應該對這個行業非常熟悉。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成立的背景是什么?
我們每年有10.5億噸的鋼鐵產量。而70%以上的礦石是從國外進口的,有澳大利亞的礦石,有巴西的礦石。盡管我們有巨大的礦石進口,但是我們在礦石的定價上以及礦石行業的監管方面我們沒有話語權。
這其中有兩個原因。第一,礦石這幾家巨頭已經進行了資本聯盟,它有操控礦石的情況。第二,在礦石的問題上,我們停留在購買方面,沒有資本控制,因此我們沒有形成對礦石的影響。特別是國內的鋼鐵企業小而雜,所以在對外采購上不僅不能夠形成合力,而且各自為戰,形成了一個被別人利用的情況,此前有很多這種事件。當我們的鋼鐵產量大的時候,礦石就飛漲,甚至打著滾兒地漲,導致我們很多的鋼鐵廠自己掙不著錢,反而給礦石廠打工。
所以針對這樣一個局面,我們就決定成立國內自己的礦產公司。礦產資源公司的主要任務是國內礦產的開采和國外礦產資源的統一協調和定價。它是實際性的采購機構。然后由它來對國內的鋼鐵廠進行分銷機制。這種模式出現了以后,和原來的鋼鐵行業協會的協調有根本不同。原來行業協會的協調是個行政手段,這一次是政府的手段。也就是說要在礦產資源上從行業協調到資源控制,從資源控制到集中購買,從集中購買形成國內的分銷體系和國內的運輸體系,這實際上是國家在礦產方面的一個重大戰略。
我們可以預見,這個措施一旦推出以后,對我們在中國采購礦石方面有更多的掌控手段,對礦石的世界話語權將會有極大的提升。這是近期我們在礦石的卡脖子的問題上,我們采取的一個最重要的舉措。所以可想而知,礦產資源公司的成立,必然會形成一個礦產方面的國家層面的掌控力。這是國家進步的體現,也是國家戰略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