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珠三角研究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家三〇五項目辦公室和自治區礦業聯合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我國東部及沿海地區先進技術成果在新疆地區的應用示范及商業化落地,推進新疆戰略性(關鍵性)礦產資源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推動新疆“智慧礦山”“綠色礦山”的創新驅動發展。
根據協議,三方將在2022年—2026年,以聯合申報國家及自治區重大科研項目、開展技術研發、平臺共建、地區礦山企業試點示范工程等為重點,按市場化運作方式,在新一代井下通信技術、露天礦/井下礦無人開采及儲運、井下作業自動化、固定設備無人值守、移動設備智能監測、智能化選礦、智能化安全生產及應急救災、智能能耗管理及低碳技術、新型傳感及監測技術、廢水/廢固物處理等方向開展合作。
清華珠三角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德保介紹,目前,已經擬定可落地第一批技術成果,包括智能一體化礦山能耗管理系統、動設備狀態智能在線監測系統、礦山分布式光纖安全(溫度/應力)傳感監測技術等23項。
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家三〇五項目辦公室主任馬華東說,將適時建立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共同推進清華珠三角研究院及其下屬的“研發中心”或產業化公司的先進技術成果在新疆礦業領域的試驗、示范應用及商業推廣。
自治區礦業聯合會秘書長張志敏表示,礦業聯合會將以會員企業及資源要素作為實驗基地,適時舉辦相關學術交流、培訓等活動,不定期組織專題專項技術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