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XI-20214423D-02
2022年淮北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信用評級報告
項目負責人:侯一甲 yjhou@ccxi.com.cn
項目組成員:肖 瀚 hxiao@ccxi.com.cn
評級總監:
電話:(027)87339288
2022年1月21日
聲 明
本次評級為發行人委托評級。除因本次評級事項使中誠信國際與發行人構成委托關系外,中誠信國際與發行人不存在任何其他影響本次評級行為獨立、客觀、公正的關聯關系;本次評級項目組成員及信用評審委員會人員與發行人之間亦不存在任何其他影響本次評級行為獨立、客觀、公正的關聯關系。
本次評級依據發行人提供或已經正式對外公布的信息,相關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由發行人負責。中誠信國際按照相關性、及時性、可靠性的原則對評級信息進行審慎分析,但對于發行人提供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不作任何保證。
本次評級中,中誠信國際及項目人員遵照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部門相關要求,按照中誠信國際的評級流程及評級標準,充分履行了勤勉盡責和誠信義務,有充分理由保證本次評級遵循了真實、客觀、公正的原則。
評級報告的評級結論是中誠信國際依據合理的內部信用評級標準和方法,遵循內部評級程序做出的獨立判斷,未受發行人和其他第三方組織或個人的干預和影響。
本信用評級報告對評級對象信用狀況的任何表述和判斷僅作為相關決策參考之用,并不意味著中誠信國際實質性建議任何使用人據此報告采取投資、借貸等交易行為,也不能作為使用人購買、出售或持有相關金融產品的依據。
中誠信國際不對任何投資者(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使用本報告所表述的中誠信國際的分析結果而出現的任何損失負責,亦不對發行人使用本報告或將本報告提供給第三方所產生的任何后果承擔責任。
本次信用評級結果自本評級報告出具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受評債券的存續期。
本評級報告及評級結論不得用于其他債券的發行等證券業務活動。
[2021] 4423D
淮北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受貴公司委托,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對貴公司及貴公司擬發行的“2022年淮北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信用狀況進行了綜合分析。經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委員會最后審定,貴公司主體信用等級為AAA,評級展望為穩定,本次可轉換公司債券的信用等級為AAA。
特此通告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
二零二二年一月二十一日
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南竹桿胡同2號銀河SOHO5號樓
China Chengxin International Credit Rating Co.,Ltd.
發行要素
發行人 本次規模 發行期限 償還方式 發行目的
淮北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 自發行之日起6年 每年付息一次的付息方式,到期歸還本金和支付最后一年利息 投資于甲醇綜合利用項目、償還公司債務
評級觀點:中誠信國際評定淮北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淮北礦業”或“公司”)主體信用等級為AAA,評級展望為穩定;評定“2022年淮北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債項信用等級為AAA。中誠信國際肯定了公司能得到有力的股東支持;煤炭資源儲量較豐富、煤種齊全、區位優勢明顯;繼續維持很強的盈利能力以及財務杠桿水平進一步下降等方面的優勢對公司整體信用實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中誠信國際關注到煤炭價格波動,安全管理難度較大等因素對公司經營及整體信用狀況的影響。
概況數據
淮北礦業(合并口徑) 2018 2019 2020 2021.9
總資產(億元) 589.57 622.81 670.11 706.10
所有者權益合計(億元) 202.91 221.46 254.61 308.88
總負債(億元) 386.66 401.35 415.50 397.22
總債務(億元) 233.25 248.35 215.74 177.94
營業總收入(億元) 546.87 600.86 523.69 485.82
凈利潤(億元) 39.47 36.13 36.70 39.44
EBIT(億元) 58.26 53.37 51.59 --
EBITDA(億元) 85.53 75.67 76.33 --
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億元) 83.20 94.34 55.08 57.17
營業毛利率(%) 20.35 16.53 18.17 18.69
總資產收益率(%) 9.86 8.78 7.98 --
資產負債率(%) 65.58 64.44 62.01 56.26
總資本化比率(%) 53.48 52.86 45.87 36.55
總債務/EBITDA(X) 2.73 3.28 2.83 --
EBITDA利息保障倍數(X) 6.01 6.52 7.92 --
注:中誠信國際根據2018~2020年審計報告及2021年三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表整理;由于缺乏相關數據,2021年1~9月部分指標無法計算。
正 面
有力的股東支持。公司控股股東淮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淮礦集團”)是安徽省四大國有重點煤炭企業之一,實力雄厚。作為淮礦集團煤炭及煤化工業務運營主體,公司在資金及資源等方面得到股東的有力支持。
煤炭資源儲量較豐富、煤種齊全、區位優勢明顯。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擁有生產礦井17對,煤炭核定產能為3,555萬
噸/年,煤炭剩余可采儲量為20.17億噸,其中肥煤、焦煤和瘦煤等稀缺煤種占總儲量的80%以上,煤種優勢突出。公司為華東地區主要煤炭生產企業之一,具有明顯的區位競爭優勢。
繼續維持很強的盈利能力。2020年,公司分別實現經營性業務利潤和凈利潤41.46億元和36.70億元,繼續維持很強的盈利能力。
財務杠桿水平進一步下降。受益于債務規模的下降以及利潤的累積,2021年9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和總資本化比率進一步下降至56.26%和36.55%,財務杠桿率控制情況較好。
關 注
煤炭價格波動。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煤炭下游主要行業開工率不足,煤炭市場價格整體呈下行態勢,但下半年以來受下游需求回升、港口庫存下降及煤炭進口收縮等多重因素影響,煤炭價格大幅回升。中誠信國際將對煤炭市場價格波動情況及其對煤炭企業盈利水平的影響保持關注。
安全管理難度較大。淮北礦區地質條件復雜,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公司在瓦斯治理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管理難度較大。
評級展望
中誠信國際認為,淮北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信用水平在未來12~18個月內將保持穩定。
可能觸發評級下調因素。煤炭及煤化工產品價格超預期下行,大幅侵蝕利潤水平,償債指標大幅惡化等。
同行業比較
部分煤炭企業主要指標對比表
公司簡稱 2020年原煤產量(萬噸) 2020年末資產總額(億元) 2020年末資產負債率(%) 2020年營業總收入(億元) 2020年凈利潤(億元)
山西焦煤 3,544 706.11 69.21 337.57 22.02
平煤股份 3,082 535.22 66.80 223.97 16.28
淮北礦業 2,713 670.11 62.01 523.69 36.70
注:“山西焦煤”為“山西焦煤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平煤股份”為“平頂山天安煤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資料來源:中誠信國際整理
發行人概況
淮北礦業前身為成立于1999年2月的安徽雷鳴科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雷鳴科化”,股票代碼:600985)。2018年8月,雷鳴科化及其全資子公司湖南雷鳴西部民爆有限公司以發行股份(18.12億股)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淮礦集團旗下煤炭業務運營主體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淮礦股份”)100%股權。2018年10月,公司更為現名,證券簡稱由“雷鳴科化”變更為“淮北礦業”。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注冊資本、股本均為24.81億元;公司控股股東為淮礦集團,持有公司65.67%股權,所持股份不存在質押或凍結情況;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安徽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安徽省國資委”)。
公司以煤炭和煤化工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為主要業務,并經營煤炭貿易、材料銷售、鐵路運輸、工程勞務、工業炸藥、工業雷管的生產與銷售等其他業務。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擁有煤炭資源儲量36.741億噸,剩余可采儲量20.17億噸,核定產能為3,555萬噸/年。
表1:公司2021年9月末主要子公司
全稱 簡稱 持股比例
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淮礦股份 100.00%
臨渙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臨渙焦化 67.65%
安徽雷鳴科化有限責任公司 雷鳴科化公司 100.00%
資料來源:公司提供,中誠信國際整理
本次債券概況
本次發行的可轉債總額不超過30億元(含發行費用)人民幣,具體募集資金數額由公司股東大會授權公司董事會(或董事會授權人士)在上述額度范圍內確定。
本次發行的可轉債發行期限為自發行之日起 6年。
本次發行的可轉債每張面值為人民幣100元,按面值發行。
本次發行的可轉債票面利率的確定方式及每一計息年度的最終利率水平,提請公司股東大會授權公司董事會(或董事會授權人士)在發行前根據國家政策、市場狀況和公司具體情況與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協商確定。本次可轉換債券在發行完成前如遇銀行存款利率調整,則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或董事會授權人士)對票面利率作相應調整。
本次發行的可轉債采用每年付息一次的付息方式,到期歸還本金和支付最后一年利息。
本次發行的可轉債的初始轉股價格不低于募集說明書公告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若在該二十個交易日內發生過因除權、除息引起股價調整的情形,則對調整前交易日的收盤價按經過相應除權、除息調整后的價格計算)和前一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之間較高者,且不低于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和股票面值,具體初始轉股價格提請公司股東大會授權公司董事會(或董事會授權人士)在發行前根據市場和公司具體情況與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協商確定。
在本次發行的可轉債期滿后五個交易日內,公司將向可轉債持有人贖回全部未轉股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具體贖回價格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或董事會授權人士)在本次發行前根據市場情況與保薦機構(主承銷商)協商確定。轉股期內,如果公司A股股票連續三十個交易日中至少有十五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不低于當期轉股價格的130%(含130%),或當本次發行的可轉債未轉股余額不足3,000萬元時,公司有權決定按照債券面值加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贖回全部或部分未轉股的可轉債。
本次發行的可轉債最后兩個計息年度,如果公司股票在任何連續三十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低于當期轉股價格的70%時,可轉債持有人有權將其持有的可轉債全部或部分按債券面值加上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回售給公司。若公司本次發行的可轉債
1 未包含信湖煤礦煤炭資源儲量,2021年初信湖煤礦煤炭資源儲量為8.18億噸。
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事實情況與公司在募集說明書中的承諾情況相比出現重大變化,根據中國證監會的相關規定被視作改變募集資金用途或被中國證監會認定為改變募集資金用途的,可轉債持有人享有一次回售的權利。可轉債持有人有權將其持有的可轉債全部或部分按債券面值加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回售給公司。
扣除發行費用后,募集資金凈額擬投資于甲醇綜合利用項目和償還公司債務。
宏觀經濟與政策環境
宏觀經濟:2021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實現9.8%的較高增長,但三季度同比增速較二季度回落3.0個百分點至4.9%,經濟修復邊際趨緩。展望四季度,基數抬升疊加修復力量趨弱GDP增速或將延續回落態勢,剔除基數效應后全年增速或將大抵回歸至潛在增速水平。
前三季度中國經濟整體延續修復態勢,但產需正向循環的動態平衡尚未完全形成。從生產端看,前三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逐月回調,兩年累計復合增速較疫情前仍有一定回落空間,“雙限雙控”政策約束下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在三季度出現下調;服務業持續修復但受疫情局部反復影響較大,內部增速分化擴大,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等高技術服務業加速修復,而接觸性服務業、房地產等行業修復力度邊際趨緩。從需求端看,前三季度投資、社零額兩年復合增速仍顯著低于疫情前,出口保持高增長但可持續性或并不穩固。其中,房地產投資對投資的支撐作用明顯,但在融資及土地購置嚴監管下后續下行壓力較大,財政后置、地方化債約束以及專項債優質項目儲備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基建投資托底作用尚未充分顯現,制造業投資邊際回暖主要受出口高增長拉動,但剔除價格上漲因素之后出口規模增速或有所下調,疊加全球經濟產需錯配逐步糾正,出口錯峰增長效應后續或弱化,社零額增速修復受限于疫情反復以及居民收入增速放緩,短期內較難期待邊際消費傾向出現大幅
反彈。從價格端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行疊加國內“雙碳”目標約束,上游工業品通脹壓力猶存,PPI與CPI之差持續擴大,企業利潤占比或持續向上游傾斜。
宏觀風險:經濟修復走弱的過程中伴隨著多重風險與挑戰。從外部環境看,新冠病毒變體全球蔓延,疫苗技術及接種水平或導致各國經濟復蘇分化,美聯儲Taper落地及發達經濟體加息預期或對新興經濟體的金融穩定帶來一定外溢效應,中美沖突短期緩和但大國博弈基調不改。從內部挑戰看:首先,防控目標“動態清零”下疫情反復依然影響相關地區的經濟修復。其次,需求偏弱疊加原材料價格上行,微觀主體面臨市場需求與成本的雙重壓力。再次,再融資壓力與生產經營壓力并存,尾部民營企業風險或加速暴露,其中房地產行業信用風險持續釋放,需警惕房地產調整對關聯行業及地方財政的外溢影響。第四,“雙限雙控”政策或繼續對生產形成擾動,“雙碳”約束下能源成本或有所上行。
宏觀政策:面對宏觀經濟修復趨緩以及多重風險并存,宏觀調控需在多目標約束下持續鞏固前期復蘇成果,通過加強跨周期調節進一步托底經濟增長。前三季度宏觀政策以穩為主,宏觀杠桿率總體穩定。從貨幣政策看,貨幣供給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央行流動性管理以“等量平價”為顯著特征,7月進行降準操作但貨幣政策穩健基調未改,在實體融資需求趨緩以及PPI高位運行下四季度貨幣政策全面寬松的基礎較弱。從財政政策看,前三季度財政預算支出增速顯著低于收入增速,專項債發行力度逐步增強,“財政后置”作用下四季度財政支出及專項債發行將提速,基建投資的支撐作用或有一定顯現,同時財政支出將持續呵護民生與促進就業,但財政收支緊平衡、地方化債壓力以及專項債項目審批趨嚴對財政政策的寬松力度仍有約束。
宏觀展望:當前經濟恢復仍不穩固、不均衡,四季度GDP增速仍有回落壓力,但全年經濟增速仍有望錄得近年來的高位,兩年復合增速或將回歸至潛在增速水平。隨著基數走高以及經濟修復趨緩延續,2022年GDP增速或進一步回落。
中誠信國際認為,總體來看中國經濟修復基本態勢未改,產需缺口持續彌合,宏觀政策儲備依然充足,跨周期調節仍有持續穩定經濟增長的能力和空間。中長期看,中國內需釋放的潛力依然巨大,能源結構轉型也將帶來新的投資機會,暢通內循環將帶動國內供應鏈、產業鏈運行更為順暢,中國經濟增長韌性持續存在。
行業及區域經濟環境
2020年初我國煤炭需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但隨著疫情后宏觀經濟的逐步復蘇,煤炭主要下游行業用煤需求迅速回升,全年煤炭消費量仍呈增長態勢;長期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能源結構的調整及嚴格的環保政策都將繼續壓制煤炭需求增長,未來煤炭消費增速將保持在較低水平
中國煤炭需求主要集中在電力、鋼材、建材和化工行業,耗煤總量占國內煤炭總消費量的比重在90%左右。受疫情以及電力行業耗煤量增速放緩影響,2020年我國煤炭消費量為40.5億噸,同比增長1.0%,消費增速同比回升0.1個百分點。2021年前三季度,在宏觀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季節性煤炭需求旺盛、水電出力不佳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我國煤炭消費保持較快增長態勢。2021年1~9月,我國煤炭消耗量為32.1億噸,同比增長7.9%。
圖 1:煤炭主要下游行業耗煤量及增速情況
電力行業是煤炭最重要的下游行業,近年來該行業耗煤量占我國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始終保持在50%以上。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電力需求顯著下降;但下半年以來,隨著宏觀經濟的逐步復蘇,工業生產逐步加快,全國用電量明顯回升,且在第四季度低溫寒潮的推動下,當季度用電需求大幅增長,2020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仍增長3.1%,增速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受清潔能源裝機規模上升等因素影響,2020年我國火電發電量增速同比進一步下降0.7個百分點至1.2%,但仍呈增長態勢,當期電力行業煤炭消費量同比亦增長1.5%,增速同比上升0.7個百分點。2021年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同比增長12.9%,電力需求快速增長,加上水電出力不佳,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1.9%。2021年1~9月份,全國電力行業累計耗煤18.2億噸,同比增長12.5%。
2020年,我國制造業投資同比下降2.2%,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盡管受稅收減免等因素影響,我國財政收入有所下降,但隨著轉移支付增加、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政策的延長、抗議特別國債的發行等多項措施的持續加碼,我國基建投資(含電力)同比仍增長3.4%;加之疫情后積壓的購房需求快速兌現及優質地塊供應增加使得地產商仍保持了較高的投資意愿,當期地產投資同比增長7.0%,上述因素使得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仍增長2.9%,鋼鐵及建材行業用煤需求同比分別增長3.8%45 和0.8%,增速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和2.3個百分點。2021年1~9月份,全國鋼材及建材行業耗煤量分別為5.10億噸和4.10億噸,同比分別增長-0.2%5 和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