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的登場多多少少帶著點光環,環境友好、產業升級、彎道超車……在各國政府、資本和從業者的強力推動下,2021 年全球大約 9% 的新車是電動車。中國這一比例達到 15%,年銷近 300 萬輛。
市場對鋰、鈷、鎳和其他礦物的需求也出現了同樣前所未有的增長,礦產價格一年漲 10 倍。上個月,全球最大鋰化學產品生產商之一的美國雅保公司(Albemarle)警告即使各方努力開采更多的鋰,但市場仍將供不應求。
從通用汽車到寶馬,整車廠被迫進入更上游的礦產業,無視高盛等華爾街投行關于技術進步帶來更多鋰礦供應的提醒。用馬斯克的話說,開采鋰礦就是在印錢。所以,最近一家決定買礦的是蔚來。
9 月 13 日,澳洲上市公司 Greenwing Resources 宣布蔚來全資子公司 Blue Northstar 將以 1200 萬澳元認購 Greenwing 12.16% 的股份,從而使其能夠加快位于阿哥聽 San Jorge 里項目的開發進度。根據投資協議,蔚來還有機會一年內以 4000 萬到 6000 萬美元代價增購 Greenwing 子公司 Andes Litio 股份。
這幾年整車廠加速進入上游可能因為低估了開采鋰的難度,高估了動力電池廠擴產速度。
國際能源署今年 7 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鋰礦開采項目從最初的可行性研究到實際生產,通常需要 6 至 19 年,是動力電池各種重要元素里耗時最長的一種。它們還估計為了滿足各國 2030 脫碳和電動車普及計劃的需求,全球還需要開采 60 座鋰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