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資源緊缺、鋰鹽價格屢創新高下,鐵礦采選企業大中礦業(001203.SZ)擬攜手臨武縣建設含鋰多金屬露天礦采選、碳酸鋰及電池項目。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臨武鋰礦資源實際云母品位或高于0.6%,超過宜春地區,但當地鋰礦能否由洞采轉露天開采后續值得跟蹤,同時當地基建不如宜春,且靠近森林保護區,尤其需考慮低品位云母要求的道路基建、天然氣需求。
大中礦業10月19日午間公告,擬與臨武縣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公司及下游企業擬在臨武縣投資建設含鋰多金屬露天礦采選、碳酸鋰及電池項目,預計總投資160億元。同時公司擬支付履約保證金10億元,用于公司在臨武縣的項目支出。
《合作備忘錄》約定簽署正式合作協議的前置條件為目標區域內鋰礦資源儲量、品位、開發條件能夠滿足公司投資標準,即氧化鋰邊界平均品位不低于0.3%,露天開采,且每年開采加工量不低于4萬噸碳酸鋰的需求。
大中礦業在公告中表示,與臨武縣簽署備忘錄,將有利于公司充分利用臨武縣當地豐富的鋰礦資源,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領域。
據悉,臨武縣的鋰礦資源主要分布于香花嶺礦田,該礦田多個礦區,在這些礦區范圍內,涉及鋰礦資源的礦權有香花嶺錫業有限公司、尖峰礦業香花鋪礦區、嘉宇礦業鐵砂坪礦區等多個合法礦權和一個擬新立空白區塊。
有鋰鹽專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臨武縣目前仍屬早期勘探階段,以臨武縣政府披露的尖峰礦業、新億達測試結果來看,當地云母可選出2.5%-3%品位精礦,實際云母品位或高于0.6%,超過宜春地區。
上述鋰鹽專家繼續表示,目前涉及鋰礦開采且有采礦證礦區年共計三處,其中兩處為洞采,能否由洞采轉露天開采后續值得跟蹤,這也是大中礦業簽約的前置條件之一,同時當地基建不如宜春,且靠近森林保護區,尤其需考慮低品位云母要求的道路基建、天然氣需求等。
據臨武縣政府網公開信息,今年以來,臨武縣搶抓新能源發展機遇,依托豐富的礦產資源,深入謀劃鋰電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目前已對縣域范圍內鋰礦資源進行了全面調查,并于今年9月,已與上海安能簽約下406億鋰礦、鋰鹽、鋰電池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