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有色巨頭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金礦業”,601899.SH、2899.HK)披露2022年三季報。其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042億元,同比增長21%;歸母凈利潤167億元,同比增長47%。
分產品來看,今年1~9月,紫金礦業礦產金產量40.9噸,同比增長19%;礦產銅63.2萬噸,同比增長55%;礦產鋅29.9萬噸,同比增長5%;礦產銀282噸,同比增長21%;鐵精礦201萬噸,同比下滑28%。
紫金礦業方面表示,隨著公司塞爾維亞佩吉銅金礦上帶礦、卡莫阿-卡庫拉銅礦、西藏巨龍銅礦等重點項目的順利投產,前三季度公司礦產金、礦產銅、礦產鋅等產量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同時,公司礦山企業毛利率為56.38%,同比下降2.85個百分點;綜合毛利率為15.6%,同比上升0.82個百分點。
民生證券研報顯示,紫金礦業前三季度礦產金、礦產銅產品銷量大幅增長,毛利同比大幅增加。該公司持有卡莫阿銅業的權益產銅量為9.53萬噸,實現銷售量為9.1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416%和555%,使得投資收益同比大幅增加。不過,紫金礦業第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僅為40.4億元,同比減少13%、環比減少38%,低于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季報披露當日,紫金礦業同時披露了一份鉬礦收購公告。
該公告顯示,紫金礦業通過公開摘牌的方式,以59.1億元獲得安徽金沙鉬業有限公司84%的股權,并獲得后者持有的安徽省金寨縣沙坪溝鉬多金屬礦(以下簡稱“沙坪溝鉬礦”)勘探權。紫金礦業稱“目前正在辦理探轉采手續”。
多家鉬行業上市公司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我們注意到了(紫金礦業)這個公告,也會密切關注其后續進展。”
紫金礦業方面表示,據2013年經安徽省國土資源廳備案的《安徽省金寨縣沙坪溝鉬礦勘探地質報告》顯示,探礦權內沙坪溝鉬礦估算的鉬金屬量為234萬噸,平均品位0.143%。
上述民生證券研報顯示,沙坪溝鉬礦為全球儲量最大單體鉬礦,位于桐柏大別成礦帶東段的銀山鉬、鉛、鋅等多金屬礦田內,其鉬礦石以輝鉬礦為主。
一位鉬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政策對鉬礦開采有一定的規模要求,礦山本身的品味和儲量也直接影響其未來的開發利用空間。通常來講,平均品味越高,開采成本就越低。按目前鉬價來看,0.143%的品味屬于非常不錯的富礦;按公布的超200萬噸資源量看,可開采年限也會很長。”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鉬是我國的優勢礦產,下游需求主要來自鋼鐵行業,目前我國鉬精礦幾乎全部用于滿足國內的下游需求。“鉬在行業內被稱為‘戰爭金屬’,因其具有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性,而被廣泛應用于兵器制造領域,如槍炮管、導彈舵機等都需要用到鉬。”
2021年年報顯示,紫金礦業鉬精礦銷售收入僅3.58億元,占其總營收的0.16%
。截至當期期末,公司鉬資源量為91.5萬噸,儲量為47.3萬噸。
相關鉬業上市公司年報顯示,2021年,洛陽鉬業(603993.SH)和金鉬股份(601958.SH)分別產鉬1.64萬噸和2.12萬噸;吉翔股份(603399.SH)產鉬鐵2.22萬噸。而此次紫金礦業所披露的開發利用方案顯示,沙坪溝鉬礦項目預計總投資72億元,建設期4.5年,建成達產后將年產鉬精礦含鉬2.72萬噸。
“資源量代表的是礦企未來的發展空間,沙坪溝鉬礦收購完成后,公司將擁有亞洲最大鉬礦,并新增鉬權益資源量196萬噸,鉬也將成為公司重要的產品品類。”紫金礦業方面表示。
民生證券研報表示,國內65%的鉬資源品位低于0.1%,因此沙坪溝鉬礦具有很強的成本優勢和市場競爭力。此次交易完成后,紫金礦業權益鉬資源量將從92萬噸升至290萬噸,相當于國內總量的三分之一,未來該公司有望成為全球重要的鉬企之一。
此外,紫金礦業亦于10月22日拋出一份100億元的可轉債發行預案,所募資金中除75億元擬用于3個金礦相關項目外,剩余25億元將用于此次對沙坪溝鉬礦的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