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作為金融和市場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為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土壤。
新材料鑄牢制造業底盤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不斷深入,全球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科技創新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制造業成為各國新一輪競爭的焦點。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材料是制造業的兩大 " 底盤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而新材料是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大工程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
新材料作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國制造 2025" 重點發展的十大領域和科創板六大領域之一,是我國建設制造強國和發展國防工業的關鍵保障。新材料產業由于其技術密集性高、研發投入高、產品附加值高、國際性強、應用范圍廣等特點,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國力與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加快新材料產業發展,有利于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現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發展質量的躍升,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新材料產業 " 十二五 " 發展規劃》中將新材料定義為 " 新出現的具有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傳統材料改進后性能明顯提高和產生新功能的材料 ",其范圍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產業升級不斷發生變化。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金融和市場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為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土壤。近年來,深圳市新材料產業快速增長,2021 年深圳新材料產業增加值達 324 億元,并且涌現出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專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業、初創企業,形成了以先進電池材料產業集群為代表的產業集聚效應。
光明區新材料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2021 年,光明區新材料產業實現工業產值約 400 億元,產值規模全市各區排名第一,增加值達 84.90 億元。隨著光明區新材料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其在全市新材料產業的影響力也正在逐漸體現,已成為深圳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光明區將新材料未來發展重點聚焦在新型顯示材料、新能源材料、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等領域,推動新材料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