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婁煩縣新開元礦業有限公司的生產廠區,滿眼的綠色讓人感到些許意外。“這些樹木和草地所在的地方,原先是廢棄渣場。這些年,公司大力打造綠色礦山,累計投入資金近千萬元搞綠化,綠化面積達到3萬多平方米,成為全市首批綠色礦山。”說話的是婁煩縣新開元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俊俊。前不久,他獲得了“太原市優秀民營企業家”榮譽稱號。
絕不犧牲環境換取效益
新開元礦業位于婁煩縣蓋家莊鄉寺頭村,公司創立于2004年。企業所在之處以前是一片露天鐵礦開采場地,多年的露天開采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過去的開采方式簡單、粗放,公司創立之時,我首先考慮的并不是如何盡快擴大開采能力,而是想著如何實現綠色安全可持續發展。”張俊俊說。
在新開元礦業創立之初,張俊俊就樹立了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企業經濟效益的原則。為此,他多方學習國內外先進礦山管理經驗,調整礦山開發思路。一方面通過技術升級,用自動化、機械化操作改變過去粗放式的生產形態,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法,全面轉為地下開采,減少采礦對環境的影響;另一方面堅持邊開采、邊治理,嚴格按照省級綠色礦山的建設規劃和綜合治理方案推進礦區環境治理。
在張俊俊的主導下,新開元礦業還引進了瑞典礦山破碎系統,不僅大幅降低了生產能耗,也實現了選礦技術的全面升級。企業還投入大量資金建成了1.5公里的全封閉運輸通道、2萬多平方米的全封閉料倉,努力將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在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新開元礦業持續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礦山建設。通過與太原理工大學開展產學聯動,去年,企業全面實現了集成自動化管理,通過集控中心,調度和操控所有生產環節,實現生產過程科技化、智能化、數字化,為下一步實現無人車間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