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艾瑛 李平 通訊員 王曉霞)第十三屆新疆國際礦業與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新疆礦博會”)以及第18屆中國新疆國際煤炭工業博覽會及絲路礦業合作論壇近日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落幕,推介效果遠超預期,取得豐碩成果。
本屆展會展出面積近7萬平方米,分為室內、室外館,吸引了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電煤業集團有限公司等860多家國內外礦業、石油企業參展,其中世界500強企業17家、上市企業300多家;2萬余人次專業觀眾到場洽談采購。本屆博覽會展出規模、參展企業數量、專業觀眾數量等均創歷屆最高紀錄。
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國家能源集團展臺前站滿了參觀客商,該集團在新疆產業分布廣,涉及煤炭、常規能源、新能源、煤化工、鐵路五大業務板塊,煤炭產能達到每年1.4億噸;華電煤業集團數智技術有限公司帶來了煤炭智能化和綠色低碳等相關產品,并將在新疆成立智能化運營中心,助力新疆煤炭行業實現減人、增安、提效的目標。新疆本土企業以及來自北京、陜西、浙江、江蘇等國內其他省份的企業同臺“競技”,熱情推介產品和技術。客商在一家家展位前駐足,有的收集資料以待后期聯系,有的直接和展商洽談。
展會集中展示了智慧礦山建設與礦山安全水平提升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其間,圍繞礦業高質量發展、綠色礦山建設、礦山開采全生產工序智能化等議題展開交流,邀請國內相關專家學者、業內人士進行了多場主題演講。
會上還分別舉行了“礦業裝備質量獎”“專家推薦獎”“最受礦業單位信任品牌”等頒獎儀式,以及《股權受讓框架協議》 簽約儀式,并啟動了百臺百噸級無人駕駛礦卡投放新疆運營,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與陜西石料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共建全國綠色礦山大數據中心。其中,“礦業裝備質量獎”是由科技部批準的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國科獎社證第0265號)的子獎,是一個跨礦種、跨行業的綜合類社會力量獎,是目前礦業領域唯一的裝備獎項。
展會由商務部批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廳指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家305項目辦公室特別協辦,國家能源集團主辦,華電煤業集團有限公司協辦,新疆礦業聯合會、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新疆大明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舉辦。截至目前,新疆礦博會已舉辦13屆,為國內外地質勘查、礦業開發、礦物加工及采選、礦山裝備制造等相關企業搭建了平臺,成為新疆引進先進技術與裝備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