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就是我們公司新建成的文體活動中心,大家足不出戶就能鍛煉身體。”最近,休班返回的山東能源西北礦業邵寨煤業綜掘二區職工張志營,一邊跟家人微信視頻,一邊感嘆公司的變化,驚喜之情溢于言表。
圖片 1
邵寨煤業文體活動中心
西北礦業實施以全員創新、群眾創新為主的全員“融鏈”工程,以深化區隊班組建設為主的“鑄鼎”工程,以服務保障為主的“暖融榮”工程,以身心健康為主的“優健康”工程(以下簡稱“四大工程”),構建起了全方位服務職工的新模式,凝聚職工群眾力量,為西北礦業高質量發展建功立業。
“以后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停車位了,企業新修建的停車場位置可大了!”在雙欣礦業公司廣大職工間交口稱贊的一件事便是解決了困擾他們已久的停車“難”問題。綜合服務中心工程管理部主任馬永茂介紹:“停車場場地施工完成后,我們還將建設職工自助洗車房,配備高壓水槍、吸塵器、擦車工具等洗車設施,讓職工洗車更加便捷。”
雙欣礦業該公司以民生需求為導向,每年研究制定《民生實事清單》,積極推行“微民生項目”,“兩堂一舍”升級改造、智慧停車場、便民洗車房、心理解壓室、礦區Wi-Fi全覆蓋……他們以一點一滴的實際行動和辦事成效,將一件件職工關心的“民生小事”落到實處,提升了職工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圖片 2
亭南煤業成立綜治服務中心
西北礦業“暖融榮”工程實施意見下發后,各單位工會以暖心、融合、榮耀為主要模塊,以民生服務、融合提升、教育引導為運行職能,采取落實普惠服務與精準個性服務相結合,通過總部與基層同頻、線下與線上同步的服務模式,全力解決職工反映強烈、普遍關注的突出問題。
隨著職工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購買新能源汽車也不斷增多,而礦區因為距縣城較遠,充電不方便成了職工出行難題。為了方便職工車輛充電,正通煤業組織后勤服務中心對公司職工新能源車輛進行摸排,調研引進了兩臺電動汽車充電樁和一臺電動自行車充電樁,解決職工車輛充電難的燃眉之急。“現在,在公司就能給汽車充電了,再也不用擔心車輛電量不足的情況發生了,真是既方便又安全。”機電隊黨支部副書記劉剛,正將自己的愛車停放在充電樁前充電時高興地說。
釋放解壓“一對一”,緩解職工身心疲憊。永明煤礦組織專人,每晚準時為職工開放職工娛樂活動室、心理咨詢室,并安排專業心理咨詢師回答安撫大家提出的各種問題。室內配備有減壓按摩床、心理疏導沙盤、心理電影、臺球、乒乓球、象棋、卡拉ok等娛樂設施供職工休閑娛樂。“在這里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家’的溫暖,疫情特殊時期,遵守規定是義務也是責任,我會和家里說清楚,踏踏實實地把工作干好。”該礦采煤工區職工王勇在按摩椅上與工友聊天時說。
在做實“線上”服務的同時,西北礦業還注重“線下”陣地建設。他們設立了1個服務總站,配備了服務人員和服務設施,并開展測量血壓、圖書借閱等日常服務。各基層單位則建立了14個基層服務驛站、117個服務網格站,設置了政策咨詢、民生服務、糾紛調處等服務窗口,面對面解決職工群眾遇到的困難。西北礦業工會還全力做好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先后開展“春節送溫暖”第32個“助殘日”“幫扶送教育”“金秋助學”等活動,共向533名困難職工發放援助金、助學金120.05萬元。同時,注重發揮女工協管“半邊天”作用,開展“井口送溫暖”活動246場次,為職工送去蘋果、橘子等水果26111斤,送去雞蛋、糕點等食品69303份。
民以食為天。最近,亭南煤業工會副主席程璐到了職工食堂,針對中班下班職工的就餐情況開展了突擊檢查,重點檢查了飯菜質量、環境衛生等情況。“凌晨1點到2點是中班職工集中上井就餐的高峰時段,我們通過不定期開展突擊檢查,就是為了確保職工能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程璐說。
為切實提升民生服務質效,提升職工滿意度、幸福感,亭南煤業在對“兩堂一舍”進行月度滿意度測評的基礎上,還定期組織工會、后勤、督察辦公室人員對“兩堂一舍”開展不留死角、不留遺漏的專項稽查行動,并針對查出問題的單位,約談負責人并進行處罰,督促相關單位提高質量服務意識。同時,他們還設立了“食堂飯菜價格公示欄”,在宿舍、食堂等生活區設立了5處意見箱,接受職工對“兩堂一舍”服務質量的監督和建議。
現在,黃陶勒蓋煤炭公司食堂各打飯窗口,張貼菜品配料和廚師照片。他們通過“雙展示”的新方法,讓員工可以根據自身口味需求選擇廚師的拿手菜。“為滿足員工個性化、多樣化飲食需求,讓大家不但吃飽,還要吃好,吃開心,我們制定了‘食為天’計劃。”后勤保障中心黨支部書記王振說。“看臉買菜”就是“食為天”計劃的一項內容。
為了提升廚師們的業務技能,后勤保障中心運用“兩化融合”對廚師實行分兩級考核。每月下旬,后勤保障中心組織本中心管理人員和公司部分職工代表,對菜品進行打分。同時,他們鼓勵廚師創新,凡是推出創新菜品的,根據菜品的口味質量分別加1~3分。打分結束后,揭曉菜品對應的廚師姓名。按分數評級,廚師日工資相差20元。“廚師做的菜不合職工口味肯定得不了高分,按級拿工資倒逼廚師練業務,提技能。”黃陶勒蓋煤炭公司黨群工作部部長杜國強說,廚師技能比武推出的11道創新菜品,在大眾評審環節受到了職工的一致好評。
西北礦業圍繞“全面健康”這一目標,推進實施“優健康”工程,著力于“職工自身、企業整體”兩個層面,突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職業健康”三項重點,開展“健康篩查、健康宣傳、健康干預、健康維護”四大行動,普及健康防護知識,消減職業危害因素,強化全民健身和生活后勤保障建設,促進職工形成科學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
不僅如此,西北礦業成立文體協會,14個文體小組先后開展職工書畫攝影短視頻征集活動,共征集作品237件。舉辦西北礦業第一屆職工運動會,設立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圍棋五大類比賽項目,以比賽促交流,提升創業職工的幸福指數。
西北礦業女工委組織472名女職工進行專項體檢,為83名女職工辦理了重大疾病互助保險。升級打造“愛心媽媽小屋”4個,建立心理咨詢室13個,為80余名女職工提供心理咨詢疏導。各單位也相繼成立“欣”青年志愿服務隊、“魅力格桑”巾幗服務隊、“大漠玫瑰”女工志愿服務隊、“塬上彩虹”青年志愿服務隊,累計解決職工“急難愁盼”問題500余條,促進了企業和諧穩定。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們只要牢牢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構建企業與職工共同發展、共享成果的良好機制,就能凝聚起拼搏奮進、克難制勝的合力。”西北礦業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周宙說。(弋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