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晚間,藏格礦業打響鋰礦企業半年報第一槍。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與大幅波動的市場行情,藏格礦業表現依然可圈可點,上半年實現鉀鋰雙板塊穩產穩銷,巨龍銅業投資收益亮眼,展現了穩健經營態勢。
報告顯示,2023年1-6月藏格礦業實現營收27.96億元、歸母凈利潤20.26億元。同時,藏格礦業從持有30.78%股權的巨龍銅業取得投資收益5.85億元,投資收益同比增幅69.57%。據此,藏格礦業在經營端形成了鉀、鋰、銅三大資源互為依托的業務結構。
此外,藏格礦業再推分紅方案,手筆十分慷慨,擬10派8元(含稅),分紅總額為人民幣12.56億元(含稅)。這是半年報首家披露分紅的公司,也是藏格礦業上市以來累計第6次派現。
值得注意的是,7月24日,藏格還同步披露麻米措取得環評批復的公告,這也意味著藏格礦業在鋰資源開發方面再進一步,公司碳酸鋰產能將增加。
鉀鋰雙板塊穩產穩銷 新產能有望增厚業績
上半年,國內氯化鉀廠家產量維持相對高位,國際氯化鉀進口貨源充足,特別是老撾鉀肥對中國的貨源輸出量明顯增加,疊加白俄羅斯、俄羅斯鐵路運輸端的供應量,國內氯化鉀貨源供應相對穩定。據中國海關數據,今年1-6月,氯化鉀累計進口522.3萬噸、同比增長28.61%。
藏格礦業半年報顯示,上半年企業實現氯化鉀產量53.06萬噸,同比增長15.50%;實現銷量58.97萬噸,同比增長19.35%。氯化鉀平均售價(含稅)3082.98元/噸,上半年錄得氯化鉀營業收入16.68億元,同比微降7.38%。
不過,近期鉀肥大合同的簽訂有望為氯化鉀底部價格提供支撐。6月6日,2023年中國鉀肥年度進口合同價格最終鎖定在CFR307美元/噸。光大證券認為,當前鉀肥大合同價格和國內鉀肥價格較為接近,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回落后,國內鉀肥價格有望止跌企穩。在此預期下,行業頭部企業有望憑借自身規模優勢和生產技術獲得相對穩定的利潤。對藏格而言,隨著老撾規劃的新產能逐步落地,有望進一步增厚未來業績。
2022年碳酸鋰價格一路狂飆,整個鋰板塊一度陷入非理性狀態。進入2023年,碳酸鋰價格呈現過山車式的下降與回升。產能釋放疊加政策有效引導,碳酸鋰價格趨于理性回歸。根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數據,1-6月,國內碳酸鋰產量合計199150噸、同比增長38.06%,氫氧化鋰產量合計143,858噸、同比增長35.89%。
2023年上半年,藏格礦業實現碳酸鋰產量4507噸、銷量4865噸,銷量同比增長1.21%。售價方面,該企業碳酸鋰平均售價(含稅)260,120.73元/噸。整個碳酸鋰板塊實現營收11.2億元。
相較于上年度資源價格的非理性上漲,2023年鋰價的冷熱交替,意味著市場愈發成熟。展望后市,產業供需、宏觀預期、市場情緒、盤面資金博弈均可能影產品價格走勢。
需求端,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的需求增加,碳酸鋰行業的市場規模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供給端看,海內外在產、在建及規劃鋰礦項目可緩和此前的供應短缺,而鋰資源開發項目周期較長,意味著產能釋放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多家機構指出,2023年碳酸鋰供需總體或維持在相對緊平衡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7月碳酸鋰期貨和期權的上市,將有助于碳酸鋰價格進一步回歸理性,從而引導行業健康發展。行業人士表示,對鋰電產業鏈不同環節的企業來說,碳酸鋰期貨將發揮不同程度的作用。礦山和碳酸鋰生產企業可以利用期貨合約進行對沖操作,更好地預測和規劃生產,碳酸鋰生產企業則可以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不過,不同資源型企業業績可能進一步分化,資源底蘊深厚的企業抗風險能力與業績彈性更優。
半年報披露當日,藏格礦業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公司開展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的議案》,擬利用期貨工具的避險保值功能,根據生產經營計劃擇機開展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有效降低產品市場價格波動風險,保障公司主營業務穩步發展。議案顯示,其開展套期保值業務的保證金金額不超過1.5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