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42億元拿走了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勘查礦權,拍賣平臺遲遲未公示。但是,這個謎底隨著一則A股上市公司公告終于真相大白。8月14日早間,大中礦業(001203)公告顯示,8月13日,全資子公司安徽省大中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中新能源”)以42.06億元競拍成功。
馬爾康加達鋰礦勘查礦權競拍起始價為319萬元,經過3天3夜的激烈爭奪、11307次報價,最終以42.06億元成交,較起始價飆升逾1317倍。此次拍賣的是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勘查礦權,礦區的資源儲量外界不得而知。公告顯示,此次交易標的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勘查礦權,出讓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區塊內鋰輝石主要賦存于花崗偉晶巖中,勘查范圍內花崗偉晶巖鋰輝石礦脈分布廣泛,同時伴生錫、鈹、鈮、鉭、銣等元素;首次勘查出讓期限為5年。據悉,川西可爾因稀有金屬花崗偉晶巖田是我國大型、超大型偉晶巖型稀有金屬礦床集中地,區域已獲得較好找礦效果的包括李家溝(超大型)、黨壩(超大型)、業隆溝(大型)等礦床。加達鋰礦勘查區塊位于可爾因稀有金屬花崗偉晶巖田成礦帶,與黨壩和李家溝礦區緊鄰,地質構造位置與黨壩和李家溝礦區相似。四川西部的松潘—甘孜褶皺造山帶,是全球著名的以鋰為主的稀有金屬成礦帶之一。據中國地質科學院馬圣鈔、王登紅等學者刊發的《綜合勘查方法在硬巖型鋰礦找礦中的應用——以馬爾康稀有金屬礦田加達鋰礦為例》,馬爾康礦田作為該成礦帶的典型代表,礦田內分布有業隆、李家溝、黨壩等多處大—中型鋰輝石礦床,是潛在的大型能源金屬礦產基地和重要的深地探測示范區之一。另外,大中礦業在公告指出,根據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化探隊編制的《四川省馬爾康市加達鋰礦地質技術調查評價報告》,預測勘查區塊氧化鋰平均品位1.26%,礦石潛在資源量2967萬噸至4716萬噸,氧化鋰推斷資源量37萬噸至60萬噸(折合碳酸鋰當量92萬噸至148萬噸),具備大-超大型鋰輝石礦產資源潛力。今年,碳酸鋰行業雖然風光不再,較去年60萬元/噸的高點已經腰斬,但近期依舊高達20-30萬元/噸。這也意味著,若按照當前價格,以及上述評估報告推斷的資源量折算,馬爾康市加達鋰礦的鋰資源儲量的價值,將達到1840億元-4400億元。不過,上述估值只是理論貨值,最終的價值,與碳酸鋰的市場價、開采的難易度,以及最終的資源儲量有關。在風險提示中,大中礦業指出,目前,加達鋰礦勘查區塊以往工作以地表工程為主,對部分礦體施工了系統的槽探工程,部分礦體有少量鉆探工程揭露,總體而言工程控制程度較低。公司還未進行全面、細致的勘探工作,預測的資源總量、品位、地質情況等可能與實際情況存在差距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