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前期會計差錯事項,國城礦業(000688)(000688.SZ)被立案。
9月24日晚間,國城礦業披露公告,因前期會計差錯事項于近日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
值得關注的是,國城礦業因上述前期會計差錯事項已被監管處罰。同日晚間,國城礦業披露,公司及相關責任人于近日收到重慶證監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所涉及的就是公司前期會計差錯事項。
根據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2023年4月24日,國城礦業披露《關于前期會計差錯變更的公告》,決定對部分貿易業務由總額法調整為凈額法核算,并據此對《2022年半年度報告全文及摘要》中相關財務信息進行更正,同步披露《2022年半年度報告(更正后)》《2022年半年度報告摘要(更正后)》。其中,調減2022年1-6月營業收入1.76億元,調減2022年1-6月營業成本1.76億元。
重慶證監局指出,重慶證監局指出,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2014年修訂)第十六條規定,該部分貿易業務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2017年修訂)相關規定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國城礦業信息披露不準確。
按照相關規定,重慶證監局決定對國城礦業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公司董事長吳城、時任總經理李金千、財務總監郭巍對上述違規行為負主要責任,一并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重慶證監局要求,國城礦業應在收到本決定書后2個工作日內披露本決定書,立即更正相關貿易業務會計核算并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30日內披露更正公告。
奔騰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對前期會計差錯影響進行追溯重述之后,2022年上半年,國城礦業的營業收入由10.36億元下降至8.6億元。而從全年業績來看,2022年,國城礦業實現營業收入15.47億元,同比減少9.5%;凈利潤1.85億元,同比減少10.68%。
2023年上半年,國城礦業實現營業收入5.5億元,同比減少36.01%;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53.38萬元、-238.02萬元,同比減少97.21%、101.88%。
對于上半年業績大幅下降,國城礦業稱主要是受部分主要產品銷售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較大以及新增員工持股計劃費用攤銷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國城礦業還宣布了參股子公司恢復生產的消息。公告顯示,國城礦業參股子公司馬爾康金鑫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鑫礦業”)因前期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被阿壩州應急管理局作出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6個月的行政處罰。
事故發生后,金鑫礦業已停工進行整頓,并積極開展各項善后工作。公司于近日收到金鑫礦業通知,阿壩州應急管理局已對金鑫礦業復工復產前的相關整改工作進行了復查,并出具了《整改復查意見書》,金鑫礦業問題隱患整改全部完成。隨后,馬爾康市應急管理局現場核實金鑫礦業已符合復工復產條件,同意其復工復產。
國城礦業稱,恢復生產后,金鑫礦業將進一步發揮資源品質優勢,加快礦山開發建設,為公司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資料顯示,金鑫礦業的主要產品為鋰輝石礦,國城礦業的業績主要來源于有色金屬采選和持有金鑫礦業48%股權的投資收益。2023年上半年,金鑫礦業實現營業收入1.94億元,凈利潤8390.3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