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貴州發耳煤業有限公司的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用于生產監測的電子大屏。按下屏幕前的啟動鍵,屏幕上顯示相應采煤點的割煤機快速割煤,刮板輸送機高速運轉,伴隨著“跳動”的數據,一塊塊“烏金”源源不斷地被運往地面。
能源礦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性產業,智能化建設是推動礦山安全發展、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的重要舉措。
當前,全國煤炭行業的礦井智能化蓬勃發展,國家八部委2020年發布的《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在礦井采掘生產、機電設備、主輔運輸、人員定位、環境監控、工業視頻、自動化控制、避險救災和應急管理等方面,對礦區、礦井智慧化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貴州礦業企業正在向著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5G+大數據為引領,助力煤炭產業高質量發展。
智能調度 讓生產提速
利用智能化手段實現井上一鍵啟動,井下機械運行。過去,煤礦生產講究“人海戰術”,如今,智能化建設帶給煤礦最大的轉變就是井下人員逐步減少,安全生產的同時,煤炭產量不斷提高。
“主井口安全帽監測正常、井下溫度正常、甲烷值正常、選煤廠皮帶無異物……”8月7日,走進位于畢節市黔西市的貴州豫能新田煤礦智能調度室中心,智能大屏上正顯示著該礦各個工作面的實時情況,“7月份我們商品煤產量達9萬多噸,創歷史新高。”新田煤礦礦長張高青介紹,該礦于2014年建成投產,核定生產能力60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