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巴西簽署礦業合作文件,將加強能源轉型、綠色礦產等新興領域合作
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國家發展改革委公眾號綜合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24年11月20日對巴西進行國事訪問。訪問期間,雙方簽署38項合作文件。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巴方相關部門簽署了《關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加速增長計劃”“巴西新工業計劃”“生態轉型計劃”“南美一體化路線計劃”對接的合作規劃》《關于促進產業投資與合作2024—2025行動計劃》《關于開展礦業可持續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關于加強經濟發展領域交流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和《關于生態轉型和綠色發展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等文件。
習近平主席在同盧拉總統共見記者時說,兩國要深化經貿、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環保等重點領域合作,加強能源轉型、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綠色礦產等新興領域合作,以時不我待的干勁把兩國務實合作做深做實,助力中巴兩國各自現代化建設跑出加速度。
02
自然資源部優化礦業權出讓管理
中國礦業報11月21日訊,自然資源部近日公布《對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1506號建議的答復》。自然資源部稱,全國人大代表周金波提出的《關于優化非金屬礦權出讓管理的建議》對優化我國礦產資源管理、推進“凈礦”出讓工作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自然資源部會同國家林草局辦理并作出答復。
關于優化礦業權設置以及科學合理確定礦區范圍,2019年,自然資源部印發《自然資源部關于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提出積極推進“凈礦”出讓工作。2023年5月,自然資源部印發了《自然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完善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登記管理的通知》,進一步優化調整礦區范圍管理方式。在完善礦業權出讓收益制度方面,現行的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政策已充分考慮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實際情況,重點解決了涉礦企業繳納首付比例過高、繳納年限較短等帶來的征收節奏靠前偏快等問題,有效減輕了企業投資建設期的資金占用壓力,有利于引導礦業權人充分考慮產品周期因素,理性參與礦業權競價。
下一步,自然資源部將會同國家林草局,指導地方積極做好礦業權出讓前期工作,在礦業權出讓中加強信息共享和服務,為礦業權人辦理涉礦手續創造有利條件,激發礦業市場活力。
03
湖南找金獲重大突破,遠景儲量超1000噸
礦業界11月21日訊,記者從湖南省地質院獲悉,湖南平江縣萬古金礦田探礦獲重大突破,地下2000米以上深度地層發現超40條金礦脈,金品位最高達138克/噸,探礦核心區累計探獲黃金資源量300.2噸。據專家預測,地下3000米以上遠景黃金儲量超1000噸,以現行金價計算資源價值達6000億元。
據悉,平江縣萬古金礦位于江南古陸成礦帶湖南段東北部,該成礦帶也被稱為湖南“金腰帶”,帶內強烈、多期次的構造巖漿活動為金成礦提供了優異條件,在湘東北地區形成了以黃金洞、萬古為代表的一批大型、超大型金礦床,是國內最重要的金成礦帶之一。
據湖南省地質院副院長劉擁軍介紹,地災所在國內首次運用“勘查區找礦預測方法體系”等創新找礦理論,使用三維地質建模、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探測等高新技術,累計完成鉆探15萬多米。在萬古金礦田地下1500米以內勘探時,鉆探55孔,就有48個孔發現金礦,見礦率高達87.3%。中國工程院院士毛景文、唐菊興等專家實地考察后均認為,萬古金礦田找礦實現重大突破,對實現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金礦增儲目標任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