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的崛起,全球范圍內正掀起一場數字化轉型的浪潮。這股浪潮以勢不可當之勢,深刻改變著各行各業的生態格局。當數字化、智能化遇上礦業,將會產生哪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就有這樣一家企業。他們堅持科技賦能產業,創新加速變革,不斷更新理念,以高昂的創新熱情,擁抱著這個“互聯網+”時代,這就是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
內蒙古礦業位于祖國北方邊陲,在中、蒙、俄三國交界的地方。他們雖地處偏遠,卻時時與科技前沿同頻共振。這家以“創造雙價值、建設雙一流”的新時代現代化中國銅工業新高地為發展戰略目標的企業,被媒體譽為“央企產業報國的一面旗幟”,被有色金屬行業譽為“中國銅工業的新坐標”。中國黃金集團“要把烏山建成無人化露天礦的標桿”“烏山智能化建設要做行業No.1(第一名)”,眾多盛譽背后是沉甸甸的責任和期許。
多年來,內蒙古礦業以智慧礦山建設為載體,利用信息化、智能化與互聯網技術,堅持自主創新,實現了采礦、選礦、安全、綠色等多環節多領域的智能化控制,形成了立體化辦公、信息共享、市場分析、成本管控的深度融合,多項成果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為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鑒范本。
信息流貫通的數字化礦山
由內蒙古礦業公司自主研發建設的內蒙古礦業管理平臺,既能有效控制信息化建設成本,又更貼近本公司信息化的實際需求。這是該公司首次規劃大規模向移動端資源傾斜,并促成了移動端應用的落地。
在內蒙古礦業公司,生產設備、財務系統、能源監測系統、環保監測設備等構成了一個完整全面的數據源,生產指標、財務數據、能源消耗、環境數據等皆可涵蓋。通過傳感器、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數據導入等方式進行數據采集,以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揭示數據中的隱藏模式和有價值的信息,再通過數據可視化技術,將分析結果以圖表、圖形、報表等形式呈現給管理層,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這樣就構建了一個信息流貫通的數字化礦山體系,最終實現了數據驅動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這樣一套信息化系統背后一定要有強大的算法作支撐,且要確保數據沒有泄露風險。內蒙古礦業公司再次緊跟需求,啟動了超融合邊緣計算項目。該項目將該公司的信息化系統遷移至超融合平臺中,以此實現存儲、算力和網絡的靈活分配,通過多副本機制實現系統高可用性,并通過備份一體機實現數據的自動備份和數據安全,減輕運維壓力,實現智能運維,將資源統一管理。
人員大幅減少的無人化礦山
如何在提高作業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且能使生產現場安全環保管理壓力降低呢?內蒙古礦業公司給出的答案是將無人機引進來,讓無人機代替人工作業。
內蒙古礦業位于高寒地區,尤其是冬季,人工作業有很多障礙,而用無人機巡壩,讓一切風險盡在掌握中。據了解,內蒙古礦業是較早將無人機應用于工業化領域的企業之一。正是這個大膽的創新舉措,讓該公司的智能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利用無人機代替人工作業對排礦管路和壩體狀態進行巡檢,通過實時回傳的高清可見光和熱成像影像數據,高效可靠地排查大面積潰壩和管路泄漏的風險,實實在在解決了高寒區域人工測量難度大、不精準以及檢測盲區等問題,大大降低了人工作業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