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第二十四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的開幕式主題論壇上,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景河表示,紫金礦業正在加快構建全球礦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國礦業企業形成與經濟規模相匹配的地位作出應有的貢獻。
陳景河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時期,礦產仍然是國民經濟重要基礎,82%的一次能源、80%的工業原料和70%的農業生產資料仍然依靠礦產資源。面對百年未知大變局,戰略性礦產的供應安全已經成為全球大國的重大關切。
陳景河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大國,消費了全球大約40%至50%的礦產資源,但在全球控制資源量產量非常有限,缺乏世界一流的大型礦企,對外依存度超過50%,部分戰略性礦產超過70%,中國呼喚著與其市場規模相匹配的跨國具有全球影響和競爭力的礦業企業的出現。
“作為傳統產業,最優質的礦產資源大部分為西方大型礦業公司控制,中國礦業企業要實現趕超,必須擁有優于全球同行的能力才有可能。”陳景河說。
陳景河表示,多年來,紫金礦業不斷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優勢,2021年主要礦產品為銅、金、鋅、銀,在國內位居第一,兩年后鋰也將成為公司重要的礦產品。預計今年銅產量將達到87萬噸,進入全球第六;鋅產量達到39.6萬噸,居全球第四。
2021年,紫金礦業實現營業收入2251億元,歸母凈利潤157億元,主要指標進入世界金屬礦業前十,今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26億元。截至2020年底,紫金礦業金資源量達到了2373噸,全球第11;銅6277萬噸,全球第八;鋅961.8萬噸,全球第四;截至2022年6月,碳酸鋰當量1055萬噸,全球第九。
紫金礦業作為一個縣屬企業,為何在30年內迅速崛起,成為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跨國礦業公司?
對此,陳景河指出:
一是改革開放及全面工業化,礦產品需求爆發性增長。
二是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完全按照市場規則運營管理。
三是有一批有理想抱負、忠誠穩定,特別能吃苦、特別有責任心和創新精神的人才隊伍。
四是獨特的創新理念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五是遵守國際規則,遵循和執行ESG體系。
六是“開發礦業、造福社會”共同發展的價值觀,已經成為公司的軟實力。
2021年初,紫金礦業發布了《5年(2+3)規劃和2030年發展目標綱要》,提出到2030年左右,指標進入全球的第三至五位,實現“綠色高技術超一流國際礦業集團”的戰略目標。
“面對這一宏偉目標,紫金礦業正在全力推進‘簡潔、規范、高效’以國際化為主要標準的深化改革,全面構建全球礦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國礦業企業形成與經濟規模相匹配的地位作出應有的貢獻。”陳景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