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近期,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分別定下了各自省份2024年經濟增長目標,并部署了下一階段重點任務。記者梳理發現,多數省份將今年預期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5%~6%之間,并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那么,在這樣的預期經濟增長目標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礦產資源這一重要物質基礎的礦業行業,其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有哪些?對于礦業高質量發展,各地多有部署。
著力點一:擴大內需
穩增長才能穩預期、穩就業,才能增信心、安民心。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是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應對外部沖擊的有效手段,同時還能“擴”出產業發展的新空間。
擴大礦業相關投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
寧夏回族自治區提出,加快建設寧東大型煤炭集散中心。加快鹽池千億級大型氣田和油田開發建設,盡快實現全區煤炭總產能超過1.4億噸、油氣當量達到200萬噸的目標。堅持把資源能源優勢作為寧夏較長時期、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支撐點、增長點。黑龍江省提出,開工建設中俄遠東天然氣管道等項目。推進大慶陸相頁巖油國家級示范區建設。重慶市提出,啟動建設一批儲煤基地。貴州省提出,做強現代能源產業,大力發展礦產資源精深加工。陜西省提出,推動陜煤1500萬噸煤炭分質利用、國能循環經濟煤炭綜合利用兩個千億級項目開工。寧夏回族自治區提出,加快實施域內6個新礦開工、域外“疆煤進寧”等重點工程,大力支持央企投資。
在對未來產業的部署中,礦業也不缺席,而是向著更高、更新的目標邁進。
山西省提出,推動華為礦山軍團全球總部等重大項目早日投產達效。四川省提出,深化攀西國家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建設,打造國家釩鈦戰略材料基地。黑龍江省提出,前瞻布局深空、深海、深地等未來產業,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江蘇省提出,開辟氫能和新型儲能、深海深地空天等產業新賽道。江西省提出,爭創國家實驗室研究基地及稀土、核資源、有色金屬等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寧夏回族自治區提出,積極推進賀蘭山實驗室組建、稀有金屬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