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從全省用地用林用草聯動審批業務培訓會上獲悉,四川已全面鋪開用地用林用草聯動審批工作。截至目前,已有資陽、眉山、攀枝花、內江、成都等地先試先行,全省已完成聯動審批報件40件、面積2100余畝。
今年初,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發文,推動用地用林等審批事項協同辦理。今年6月底,省自然資源廳、省林草局聯合印發了《四川省推動用地用林用草聯動審批工作方案》,明確將在今年底初步建立項目用地用林用草協同保障體系,基本實現用地用林用草聯動審批。
用地用林用草審批是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的關鍵。此前,申請用地用林用草時,項目方大多在自然資源和林草兩個部門“兩頭報,兩頭跑”。由于底圖底數、規則標準、工作程序等還存在差異,可能還存在需要反復提交申報材料等問題。
通過用地用林用草聯動審批,將推動林草審批環節前置、流程優化、材料精簡、系統貫通,有效解決過去存在的環節多、耗時長、協調難等問題。比如,在新建成都至達州至萬州高速鐵路(樂至段)2025年第一批建設項目臨時使用土地林地報批中,通過聯動審批,就實現“一并報批,雙證齊發”,材料精簡40%以上,審批時限壓縮至7天,提速60%以上。
記者從會上獲悉,按照方案,接下來各地將加快推進用地用林用草審批流程融合的“九個‘一’+N”舉措,即聯合開展一次踏勘、一并組織公示公告、整合一套材料清單、一個窗口統一辦理、一套系統并聯審批、一次告知繳費標準、合并編制一個方案、一并組織批后監管、聯合開展一次會審。此外著眼探索“N”個創新舉措,比如減少部門內部會審環節、調整優化審批層級等。(川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