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礦業(601969,SH;前收盤價8.11元)上市后推出的首份激勵計劃疑似遭到員工們的冷遇。
海南礦業在5月20日晚間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議案,決定激勵計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海南礦業此番主要調減了激勵對象數量,調減的主要原因在于逾二成的激勵對象完全放棄了擬獲授的限制性股票。與此同時,還有超50名激勵對象放棄了部分擬獲授的限制性股票。放棄擬獲授限制性股票的激勵對象主要是公司中層干部及技術骨干等人員。
半數員工放棄股權激勵
海南礦業公告稱,公司激勵計劃所確定的181名激勵對象中,44名激勵對象因個人原因自愿放棄公司擬向其授予的全部限制性股票,52名激勵對象因個人原因自愿放棄公司擬向其授予的部分限制性股票。鑒于此,公司董事會對激勵計劃授予名單進行調整。調整后,激勵對象人數由181名調整為137名,首次授予數量由1757.40萬股調整為1279.50萬股,預留部分439.35萬股保持不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比發現,全部或部分放棄限制性股票的激勵對象主要為公司中層管理人員、三級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勞模工匠等群體;董監高人員中,只有非獨立董事徐曉亮退出激勵對象名單,其原本擬獲授20萬股限制性股票。
“自己的員工都放棄股權激勵了”“普通人給股份買不起或者看不懂公司運作,不買了唄,正常情況”……股吧里,投資者對于海南礦業激勵計劃的調整也是議論紛紛。
從盤面上看,海南礦業股價已下跌多時。2021年9月13日至2022年3月22日,公司股價累計下跌62.89%;激勵計劃(草案)于3月22日晚披露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下跌13.63%。截至5月20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于8.11元/股,仍遠高于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5.36元/股)。
業績考核要求不算困難
激勵對象如此大規模地放棄上市公司給予的“福利”較為少見。單從考核條件上看,激勵對象們要達成公司層面的業績考核要求似乎不算困難。
據海南礦業激勵計劃(草案),首批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考核年度為2022~2024年三個會計年度。在解除限售期內,公司需同時達成凈利潤增長率、研發和數字化投入金額兩個指標。
其中,以2019~2021年三年平均凈利潤為基數(下同),海南礦業2022年的凈利潤增長率需不低于10%,研發和數字化投入金額需不低于5000萬元。2023年度,公司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20%或2022~2023年兩年凈利潤累計增長率不低于30%;研發和數字化投入金額不低于6000萬元。2024年度,公司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30%或2022~2024年三年凈利潤累計增長率不低于60%;研發和數字化投入金額不低于7000萬元。
2019~2021年,海南礦業凈利潤的平均數約為3.82億元。以此估算,公司2022年度的凈利潤需達到4.51億元(加上草案披露的2022年度激勵攤銷費用)。海南礦業2021年度的凈利潤高達8.74億元,同比增長513.55%;扣非后的凈利潤為6.62億元,同比增長374.52%。以此觀之,公司要完成上述業績目標似乎不算困難。
海南礦業主要從事鐵礦石采選、加工及銷售、鐵礦石國際貿易及混配礦業務,并通過控股子公司洛克石油從事油氣勘探、評價到開發、生產的上游全周期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礦業前些年的年度凈利潤只有1億多,2018年度的凈利潤甚至虧損6.35億元。公司2021年度業績的大爆發主要得益于鐵礦石、油氣等大宗商品周期整體上行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