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開采,集約利用。在堅守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的前提下,重點布局建筑石料用灰巖集中開采區,穩步提高大中型礦山比例,提升礦山規模化開采和集約化利用水平。
——提升礦產資源供應能力。充分利用現有的礦業基礎、地理位置、陸運、水運等優勢,在法律法規和政策范圍內,支持在集中開采區布局1—2個年產千萬噸級的超大型機制砂石生產基地,集中開采區外布局1個大型骨干型礦山,提升礦產資源的有效供應,并補充城鎮、園區及鄉村振興建設所需的砂、頁巖礦。建筑石料用灰巖礦年開采量達到2300萬噸,建筑用砂巖達到150萬噸。
——資源開采方向。控制水泥用灰巖、建筑石料用灰巖的開采總量,提高深加工利用科技水平;支持砂石企業向下游延伸產業鏈,鼓勵發展砂石、水泥、混凝土、裝配式建筑一體化的產業園區,發揮集聚效應,減少產業鏈二次物流量。
——開展集中開采區和普通建筑用砂土規劃區資源調查評價等工作,提高采礦權資源可靠性。
(1)珍溪—百勝集中開采區:位于涪陵北部,主要涉及珍溪鎮—百勝鎮,面積26.5平方公里,是涪陵區礦產資源儲量規模最大、最集中的石灰巖礦業開采區,并具備交通和區位優勢。開采區內現有建筑石料用灰巖采礦權開采區塊7個、水泥用灰巖采礦權開采區塊1個。規劃期內擬調整采礦權開采區塊7個、新設1個,預設建設石料用石灰巖礦生產規模1600萬噸/年以上,水泥用灰巖礦約100萬噸/年。
(2)羅云集中開采區:位于涪陵東部,主要涉及羅云鎮,面積31.3平方公里,區內現有建筑石料用灰巖采礦權開采區塊4個。規劃期內擬調整采礦權開采區塊1個、新設1個,預設建設石料用石灰巖礦生產規模600萬噸/年。
(3)大型骨干礦山:集中開采區外布局大型骨干礦山1個,主要對資源保障功能形成有益補充。
(4)規劃開采區塊設置:共規劃開采區塊33個,其中空白區新設開采區塊5個,已設采礦權保留區塊13個,已設采礦權調整區塊15個。
空白區新設區塊,建筑石料用灰巖2個,水泥配料用砂巖1個,建筑用砂巖2個;已設采礦權保留開采規劃區塊13個,其中:地熱1個,水泥用灰巖1個,建筑石料用灰巖1個,磚瓦用頁巖10個;已設采礦權調整規劃區塊15個,其中:建筑石料用灰巖13個,水泥用灰巖1個,建筑用砂巖1個。
——嚴控礦山數量。以建筑用砂石等礦產為重點,嚴格控制水泥用灰巖礦新設,合理控制建筑石料用灰巖礦山新設,實行礦山數量與開采總量雙控。到2025年,礦種控制:水泥用灰巖2個、建筑石料用灰巖礦山16個以內,全區礦山總數控制在31個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