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四川省綠色礦山建設現場會在峨眉山市舉行,現場為12家省級綠色礦山企業頒發牌匾和證書。
綠色礦山是指在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中,實施科學有序開采,對礦區及周邊生態環境擾動控制在可控制范圍內,實現礦區環境生態化、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數字化和礦區社區和諧化的礦山。通過綠色礦山的創建,不僅能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變廢為寶”,還能改善社區關系,提升企業形象。
截至目前,全省有38家礦山納入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36家礦山納入省級綠色礦山名錄。其中,攀枝花市形成“釩鈦磁鐵礦全產業鏈綠色開發”模式,涼山州會理市創新“光伏+礦山生態修復”技術路徑,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磷礦綠色開采回采率提升至92%。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單位能耗產出率較傳統礦區提升37%,生態修復面積實現年度增長18%。
四川現有礦山2800余座,礦產資源開發強度居西部前列。近年來,四川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2023年,全省礦山生態修復面積較2018年增長218%,綠色礦山單位面積碳排放強度下降至傳統礦山的43%。2024年,自然資源廳建立綠色礦山建設底數庫,全省共有413座礦山納入底數庫。下一步,全省將明確目標任務,建立動態跟蹤機制,確保正式投產兩年的新建礦山和持證在產的大中型礦山納入綠色礦山名錄庫的比例,2025年累計不低于15%,2026年累計不低于40%,2027年累計不低于70%。(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