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 — 艾芬豪礦業 (TSX: IVN) (OTCQX: IVPAF) 執行聯席董事長羅伯特·弗里蘭德 (Robert Friedland)、聯席董事長郝維寶 (Weibao Hao) 與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瑪娜·克洛特 (Marna Cloete) 于9月4日宣布,公司在哈薩克斯坦 (Kazakhstan) 的楚薩雷蘇 (Chu-Sarysu) 盆地合資項目的勘查活動最新進展。
楚薩雷蘇是全球第三大的蘊含沉積巖容礦型銅礦的盆地。2025年2月12日,艾芬豪礦業宣布與英國私營公司 Pallas Resources 組建合資企業,在勘查前景極為可觀的盆地探礦權范圍內開展勘查。探礦權面積達16,000平方公里,是艾芬豪位于剛果民主共和國 (以下簡稱“剛果(金)”) 的西部前沿 (Western Foreland) 勘查項目的7倍以上。
在楚薩雷蘇盆地南部發現有銅礦露頭
最近在合資企業的Merke探礦權內開展野外考察,在地表發現銅礦化露頭,厚度約20米。Pallas公司和艾芬豪礦業近期在Merke探礦權開展普查,在地表發現肉眼可識別銅礦化露頭,含銅礦物主要有孔雀石、藍銅礦和輝銅礦。Merke探礦權位于楚薩雷蘇盆地南部,包括一條過去發現的走向延遲達36公里的地層,其中多個樣品分析顯示銅品位在1.0%至5.0%之間。
很明顯這并非具有經濟意義的獨立銅礦化,但本次發現具有重大意義,強有力地支持了構造控礦的學術觀點,含銅流體通過斷層和碎裂帶進入沉積碳酸鹽巖褶皺帶,超覆在基底侵入巖之上。
后續工作的重點是沿這些構造進行精細的填圖工作,高分辨率磁測為深部追蹤提供支持,評估基底接觸帶和斷層作為流體通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