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國際礦業要聞
一、埃及頒發8個新的金礦勘查許可證
據路透社報道,埃及政府持續推進吸引外資投入采礦業計劃,在東部沙漠地區已經授予了8個新的金和賤金屬礦產勘查許可證。獲得勘查許可證的公司包括蓮金公司、AKH黃金公司、海運金礦公司和安赫資源公司。這些公司加入了前往這個非洲國家勘探開發礦企的行列,巴里克黃金公司、B2黃金公司和紅海資源公司已經在該國擁有勘查開發項目。
盡管儲量豐富,采礦歷史悠久,并曾鑄就了精致的法老金首飾,但埃及目前只有一個商業金礦運營,即森塔明礦業公司的蘇卡里金礦。缺少礦業活動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該國過時的的權益金制度以及利潤共享協議。這使得礦業公司勘查開發難以獲得利潤。2020年,埃及對礦業法進行了修改,剔除了對礦業公司必須與埃及政府成立合資企業的前提要求。另外,還將國家權益金稅率最高限定在20%。該國還宣布即將舉行一系列金礦招標,到現在為止招標活動既吸引了礦業巨頭也吸引了初級公司。加拿大阿頓資源公司更進一步。繼2020年處獲得一個許可證后,去年該公司啟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鉆探和開發計劃,目標是開發埃及第二座金礦山。
這個連接東北非洲和中東的國家已經設定目標,希望在2030年前吸引新的能礦投資10億美元。(來源:自然資源部)
二、智利高等法院裁定上輪鋰礦招標無效
據路透社報道,近日,智利高等法院宣布,由于土著群體反對,之前招標的兩份鋰礦合同無效。為重新樹立投資者對智利礦業投資的信心,該國礦業部長近日稱,智利歡迎任何方式的鋰礦投資。
智利前任政府在最后一個月里舉行了鋰礦開發招標,決定授予兩份合同,碳酸鋰總產量額度為16萬噸。智利是世界最大銅生產國和第二大鋰生產國,雖然銅生產為國家銅業公司控制,但鋰沒有國企生產。礦業部長馬塞拉·赫爾南多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政府“沒有放棄招標或其他方式”,包括私營企業參與,因為智利缺乏開發鋰的技術,她補充說,“我們將盡全力建立一項有關鋰的制度,使投資者能夠恢復信心”,她指的是招標失敗的影響。
高等法院在裁決書中說,由于招標沒有說明鋰項目開發的具體地點,不可能按法律要求同土著群體進行磋商。1月份,智利政府宣布,比亞迪和智利北方礦業服務公司分別獲得一份鋰礦開發合同,兩份合同競標額合計超過1.2億美元,兩天后,這項招標活動被叫停。由于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推動鋰需求增長,智利總統加夫列爾·博里奇承諾將開發鋰礦并采用國家鋰業公司的模式,私營企業可以參與,預計年底前完成。
礦業副部長威利·克拉赫特表示,政府將同任何有興趣參與被叫停招標鋰礦項目的公司合作。“希望在本屆政府任職期滿前我們的國企至少能生產一磅鋰”,他補充說。(來源:自然資源部)
三、七國集團呼吁加強深海采礦管控
據路透社報道,七國集團(G7)5月27日發表聲明,同意對深海采礦施加嚴格管控,只有在采礦項目不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的情況才會準許此類項目。“我們確定,如果要進行深海采礦,那也只能在最嚴格的環境標準下進行”,德國環境部長斯蒂菲·萊姆克在柏林參加完G7部長會議后在新聞發布會上稱。聯合國機構國際海底管理局(ISA)正在起草任何國家管轄范圍之外的公海海底采礦方面的法規。在全球規定出臺之前,不允許進行海底采礦。
七國集團部長在會議的最后公報中說,“關于未來可能的深海采礦活動,在人類活動付諸實踐之前出臺規定以免對海洋環境造成破壞,我們所要強調的是機會難得”。他們還表示,未來在ISA理事會上批準任何采礦許可證時會重點審核項目能否證明深海環境不會受到嚴重損害。
深海采礦包括從太平洋深達4000米到6000米(2.5至3.7英里)的海底開采土豆般大小的巖石,這種礦石富含鈷、鎳和其他金屬。許多科學家和環保主義者呼吁禁止深海采礦,稱這可能對鮮為人知的棲息地造成永久性破壞。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MF)暫停深海采礦的呼吁已經得到包括汽車制造商寶馬以及谷歌等公司的響應。(來源:自然資源部)
四、巴西政府擬國有化地方鈮公司
據BNAmericas網站報道,巴西聯邦政府有意購買特種鈮生產公司米州經濟開發公司(Codemig),該公司由米納斯吉拉斯州控制。 “當(米納斯吉拉斯州長)羅米奧·澤馬談論出售Codemig公司股票時,我們開始磋商接受這些股票”,但他沒有透露細節。
去年,米納斯吉拉斯州宣布打算對Codemig進行私有化。但是,到目前為止這項計劃沒有實施,因為州立委還沒有對其進行估價。鈮用于生產鋼鐵以及超導體等其他產品,Codemig從鈮生產中收取權益金。
巴西采礦和冶金公司(CBMM)由莫雷拉·薩萊斯家族控股,后者持有巴西伊塔烏聯合銀行控股公司大量股份。CBMM公司鈮產量占世界的82%。CBMM從米納斯吉拉斯州阿拉克斯的一座露天礦坑中開采鈮,該礦是世界最大燒綠石礦床。2021年,Codemig凈收入為15.7億雷亞爾,較2020年的7.65億雷亞爾增長一倍多。(來源:自然資源部)
II. 國際軌道交通要聞
一、中車四方敲定巴西淡水河谷公司62輛鐵路客車采購協議
據最新消息,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已敲定62輛鐵路客車采購協議,車輛將用于EFVM和EFC鐵路客運服務。
淡水河谷公司在2020年底與巴西政府簽署了EFVM和EFC鐵路特許經營權提前展期協議,協議要求EFVM鐵路在2025年開始提供日常客運服務,EFC鐵路也需要加大客運列車班次。為此淡水河谷公司啟動鐵路客車采購程序,與巴西本土企業Marcopolo Rail和現代Rotem聯合體以及中車四方股份分別進行競爭性談判。
期間巴西鐵路工業協會(ABIFER)致函淡水河谷公司,要求其從巴西本土企業采購客車,以支持本國鐵路工業的發展,給公司施加了極大的政治壓力。淡水河谷公司回函稱其公司2021年從巴西本土供應商采購金額總計640億雷亞爾,占總采購額的90%,踐行了支持本國企業發展的要求。本次客車采購公司會同巴西陸路交通局(ANTT)從技術和商務角度綜合分析評價,認定中國中車的產品具有極大的競爭優勢。(來源:蔚藍軌跡Rail)
二、印尼政府提請議會注資用于推進雅萬高鐵等項目建設
印尼國有企業部6月7日向議會提交申請,希望其批準2023年向一些國有企業注入總額約69.82萬億印尼盧比(約48.1億美元)的資金。這些資金將用于支持包括雅萬高鐵、跨蘇門答臘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
申請特別說明,擬向印尼鐵路運營商PT Kereta Api(KAI)注資4.1萬億印尼盧比,以推進由中國公司承建的連接雅加達和萬隆的高速鐵路。此外,還將注資30.56萬億印尼盧比,支持跨蘇門答臘公路項目。(來源:蔚藍軌跡Rail)
三、“中車四方造”美國芝加哥地鐵首輛批量車成功交付
美國當地時間6月6日,中車四方制造的芝加哥地鐵首輛批量車順利交付用戶。該輛新7000系地鐵車輛已從中車四方股份公司芝加哥工廠運抵芝加哥交通局斯科基車輛維保基地。這一事件標志著我國出口發達國家最大地鐵車輛項目迎來重要里程碑,正式進入批量交付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