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下半年以來,紫金礦業動作連連,先是宣布擬出資39.8億元收購瑞銀礦業30%股權,以獲得對方海域金礦的部分權益,后又宣布將出資25億元收購南美最大在產金礦,后來宣布擬以59.1億元摘得金鉬地礦持有的金沙鉬業84%股權。
業績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041.91億元,同比增長20.84%;歸母凈利潤166.67億元,同比增長47.47%;扣非歸母凈利潤159.23億元,同比增長51.80%。
產業層面大手筆頻現,業績層面豪華,然而,詭異的是,公司的股價卻如此低迷。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紫金礦業的股價近幾年均沒有太大的起色。
這一點,公司的創始人陳景河都有幾分不甘,在2022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陳景河說道:“紫金礦業正處于高速的持續成長期,我對紫金礦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公司目前的市值被嚴重低估,請大家多關注紫金礦業。”
說起市值被低估,主要依據還是紫金礦業不同于一般的礦產資源股,確實有新能源的成分在。
01“兩湖一礦”格局
目前紫金礦業在新能源布局方面,“兩湖一礦”的格局已經形成。兩湖指的是阿根廷3Q鋰鹽湖、西藏拉果錯鋰鹽湖,一礦指的是湖南厚道礦業,這三者均有一定規模的鋰資源儲存量。
公司于2021年10月收購阿根廷3Q鋰鹽湖項目,可產生約763萬噸碳酸鋰當量;項目一期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于今年年初啟動建設,預計將于2023年底建成投產。
今年11月26日,該項目的小預濃縮池建設全面完工,并注入鹵水,開啟正式曬鹵,比計劃提前一個月。該小預濃縮池總面積74萬平方米,共分兩系列,包含8個蒸發池和2個混合池,完全蓄鹵可達145萬立方米,一期蓄鹵量83萬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