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成人动漫,免费观看在线色综合,爱看av在线,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全球礦業寶

微信掃一掃

微信小程序
掌握全球礦業資源

掃一掃關注

掃一掃微信關注
掌握全球礦業資源

礦業界多位代表委員發聲:強化重要能源和關鍵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是當務之

   2023-03-17 12440
導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資源安全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2023年工作重點是“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始終是全球最大的礦產品需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資源安全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2023年工作重點是“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始終是全球最大的礦產品需求國。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在第三場“部長通道”采訪活動上說:“當前,我們國家一些主要的礦產對外依存度比較高,新能源、新材料礦產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所以我們必須采取措施,加強國內礦產的勘查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能源資源、重要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來自礦業界的代表委員表示,面對日趨復雜的外部環境,強化重要能源和關鍵礦產資源保障能力是當務之急。



加強勘查開發



推動關鍵礦產增儲上產



習近平總書記說:“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



有統計顯示,世界上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材料和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都來自礦產資源。當前,我國正進入工業化中后期發展水平階段,礦產資源需求種類多、用量大,礦產資源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支撐性地位也將長期保持。



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的《全球礦產資源形式報告》(2022)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45種主要礦產中,中國有36種礦產消費量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有20種礦產消費量超過全球消費量的50%。同時,以新能源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已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也將不斷增加銅、鈷、鎳、鋰等資源的需求增長。但與此相對應的是,2021年我國礦產資源進口額占貨物進口總額的26%,金、銅等21種戰略性礦產對外依存度超40%。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盧進指出,礦產資源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在礦產資源的供給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狀態,同時又在產業鏈、供應鏈上可以保證資源持續、可靠和有效供給的能力。他認為,要未雨綢繆,把礦產資源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盧進強調,要加大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力度,加大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以節約資源。對礦產資源安全要加強預警監測,做到心中有數。在產業鏈供應鏈方面,要時刻對礦產資源安全程度高度警覺、時刻監測,以保證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保障礦產資源安全。



“礦產資源產業是支撐中國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全國人大代表,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士啟也強調,加強重要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是非常及時,也是非常必要的。



對此,丁士啟建議,構建礦業權交易市場,讓社會資本既有意愿又有途徑投資礦產業,積極參與風險勘查項目,實現資源勘查的可持續發展;設立風險勘查專項基金,加大風險勘查投入,利用資本力量加快礦業發展。我國要構建找礦區域新格局,積極推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同時,適時啟動對地質勘查程度低、找礦潛力好、地理環境相對復雜的高原、海洋區域內的礦產實施勘查開發工作,提升我國礦產資源保障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副校長姜耀東表示,要從國家層面統籌做好礦產資源總體布局,通過找礦增儲夯實資源基礎。同時要強化礦產資源安全監測預警體系和儲備體系建設,提高礦產資源供應鏈的韌性。



據王廣華介紹,我國將全面啟動新一輪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自然資源部已經會同相關部門編制了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十四五”實施方案,重點是圍繞緊缺和戰略性礦產,加強國內的勘查開發,鞏固和新增一批戰略性礦產資源的接續基地,從而真正實現增儲上產。



推進科技創新



夯實資源保障基礎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要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根本上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也是礦業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尤其是保障我國礦產資源安全,更需要科技創新的基礎支撐。



“推動礦產資源開發的上產增效,科技創新是關鍵。”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運敏表示,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科技水平仍較為滯后,在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領域的科技投入相對較少。



姜耀東也認為,我國礦產資源供給形勢嚴峻,與勘查開發技術創新力度不夠有很大關系。他表示,我國高端找礦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國外,采礦規模化、智能化、低碳化水平低。為此他建議,加強科技投入,加大地質調查財政投入力度,持續開展關鍵礦產成礦基礎理論和綜合利用研究,通過技術創新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段向東表示,當前,資源安全的重要性越發凸顯。中央企業要聚焦主責主業,提升國內礦自給率;聚焦科技引領,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沈政昌認為,要保障資源安全,礦業要強化深海、深地等前沿性礦產資源開采技術的研發。



王運敏建議,增加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科技創新投入,設立《戰略性礦產資源增儲上產開發》重大科技專項,并加大對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支持力度,提升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為基石計劃提供科技支撐。同時,統籌規劃幾個國內資源開發上產增效示范基地,通過科技創新提升已有戰略性礦產資源基地能力,實現戰略資源高質量增效提產,全面創新新建基地的架構與開采模式,超前謀劃儲備基地的數量與規模。



正是基于這樣的現狀,王廣華強調,下一步,要強化礦產勘查的科技支撐。他表示,自然資源部將進一步向地球深部進軍,加快啟動科技創新的重大專項,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基礎研究,創新找礦理論,實現找礦重大突破;二是在技術和裝備方面能夠突破“卡脖子”問題,推動高精尖的勘查開發裝備的國產化,進而能夠更好地支撐國內找礦。



聚焦國際合作



優化資源全球布局



由于國內資源稟賦客觀特性,不同種類礦產資源儲量規模分布極不均勻,很多工業發展所需的大宗能源、礦產資源十分緊缺,尤其是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新興產業所需的銅、鎳等戰略關鍵礦產資源。據了解,我國銅、鋁、鎳、錳、石油、天然氣等大宗能源、礦產資源儲量占全球比例均在10%以下。



“與我們礦產資源龐大的生產、消費能力相比,我國礦產資源整體資源量規模遠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國內很多關鍵礦產資源儲量規模不足,以及礦產資源可開采總量低已經成為制約國家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因素。”丁士啟說。



這樣的資源現狀,讓我國礦業企業將目光轉向了海外。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定擴大對外開放,深化互利共贏的國際經貿合作。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以高水平開放更有力促改革促發展。



盧進表示,海外擁有更加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擴大高水平開放是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由于我國黃金資源稟賦較差,大型金礦床少,中小型金礦床較多,平均品位低,黃金對外依存度長期居高不下,2022年更高達63%。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批黃金礦山企業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收購優質資源礦山、入股礦業巨頭,還在海外企業管理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出海經驗”,為更多中國礦企“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提升黃金產業全球黃金市場話語權奠定了堅實基礎。



盧進指出,應當大力開拓國際渠道,增強海外資源權益獲取和保障能力。他表示,我們要抓住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機遇期,積極參與全球礦產資源治理;要加大礦業“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與我國經濟和需求規模相適配、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多種方式配置國際礦產資源;要加強睦鄰友好和貿易合作,完善優勢互補資源貿易體系,確保重要資源運輸通道暢通,實現可持續發展。



王運敏也認為,要布局海外礦產資源供應基地建設,加強與資源所在國之間的合作,投資布局產業鏈關鍵環節產能儲備。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建議,將鋰、鈷、鎳列為國家的戰略儲備資源,通過與海外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推動資源所在國將上述資源作為招商引資的開發項目,并引導我國相關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積極參與資源所在國開發和產業鏈合作。



姜耀東也建議,加強“一帶一路”和周邊國家礦產資源供應伙伴的合作,構建自主可控的海外礦產資源運輸體系,實行“國貨國運”。同時,積極參與國際礦業投資和貿易規則制定,確立與我國地位和經濟實力對等的話語權。



調整產業政策



激活礦業活力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許多代表委員認為,我國礦產資源安全保障之所以形勢嚴峻,與產業政策法規不完善有很大關系。



姜耀東指出,我國礦業領域政策法規還不完善,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還未出臺,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導致勘查開發動力不足,近幾年礦產勘查開發投入持續下降。



有數據顯示,我國礦產資源勘查產業不斷萎縮,非油氣礦產勘查財政投入較高峰期下降三分之二,采礦權固定資產投資較高峰期減少30%。2020年,我國固體勘查投入僅為162億元,較2012年下降68%;從2013年至2020年,我國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從1.46萬億元下降至1.02萬億元。2011年至2021年,我國探礦權數量從3.6萬宗減少到1.1萬宗,下降69%;采礦權數量從10.1萬宗減少到3.6萬宗,下降64%。



丁士啟認為,導致礦業權勘查投資及礦業權數量的大幅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礦業權相關政策的不斷加碼限制,如地方政府對生態紅線范圍不經調研一刀切的圈定、國家勘查基金不斷減少等等。



因此,丁士啟建議,及時調整生態紅線、水土保持等政策及其配套規定,加快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要調動市場主體積極參與資源勘查開發行業,認真梳理并修訂礦業權配置、流轉、行政審批、生產安全和環境等相關政策。近期應加快調整生態紅線、水土保持等政策及規定,為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行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



姜耀東也表示,完善政策法律、加大科技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快修訂《礦產資源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優化礦業發展環境。



王運敏則建議,一是國家發改委下設立礦產資源局,統籌全國礦產資源開發的管理。二是把礦產資源列為糧食、能源同等重要地位發展,將礦業由第二門類調整到第一門類,凸顯出礦產資源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三是完善礦業產業政策,暢通勘查開發通道,盡快廢除或調整《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暫行辦法》,與國際同軌。



全國政協委員、國城控股集團董事長吳城表示,針對礦產資源開發周期長、產業鏈長的特點,應從礦產勘查開發信息公開、資金技術門檻要求、礦業權申辦程序與內容簡化、投資鼓勵、稅收減免、技術支持等方面,制定穩定、協調的政策,避免政策頻繁調整影響投資者的穩定預期和投資信心。



產業政策對我國礦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顯而易見。因此,王廣華明確指出,將進一步完善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礦產勘查開發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一些政策,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鼓勵或者吸引社會資本能夠投入找礦行動。同時,將進一步調整礦業權出讓收益的征收方式,將其調整為按照礦山生產真正的銷售收入按年收取。



“這樣既能保證國家的資源資產的權益不受損失,同時也能夠大幅度有效降低企業負擔,更加繁榮我國礦業市場。”王廣華說。



冬去春來、萬物復蘇,今年的全國兩會已經落幕。但是,隨著我國政壇完成換屆交替,組成“新陣容”,推進重要的能源、礦產資源的國內勘探的開發和增儲上產,也拉開了序幕。


 
(文/小編)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評論 0
0相關評論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se0600.com/news/show-386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上海壹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滬ICP備2021034207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齐齐哈尔市| 铜川市| 吴桥县| 北京市| 潍坊市| 古浪县| 西和县| 沧州市| 江川县| 垫江县| 盐城市| 丰台区| 渑池县| 灌南县| 精河县| 泸定县| 东山县| 探索| 壤塘县| 乡宁县| 新龙县| 邯郸县| 林口县| 扶绥县| 河津市| 威远县| 高台县| 噶尔县| 白银市| 根河市| 崇信县| 南郑县| 安西县| 崇州市| 葫芦岛市| 闻喜县| 雷州市| 孟津县| 嘉兴市|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