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是非常重要的有色金屬,被廣泛地應用于電氣、輕工、機械制造、建筑工業、國防工業等領域。
中國銅的儲量和基礎儲量很低,分別僅占世界總量的5.53%和6.67%。中國同時又是銅消費大國,中國對銅精礦的需求占全球銅精礦產量的1/3,但國內產量只有1/10,大部分需要進口。
資源的短板,不僅使得中國在相關產業鏈上缺乏定價權,也使得企業的發展遭遇掣肘。
位于福建閩西革命老區上杭縣的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很早就注意到了這一點,并開始通過布局海外市場,解決資源的缺口。截至2020年底,紫金礦業擁有資源儲量金2334噸、銅6206萬噸,其中銅資源量相當于中國總量的一半。目前,紫金礦業海外金銅資源儲量、產量均超過公司總量的一半。
在“一帶一路”上“掘金”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景河(受訪者供圖)
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在接受中國一帶一路網采訪時強調,資源是礦業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例如,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和FMG這四大世界級鐵礦石巨頭擁有全球前10大鐵礦山中的9座,鐵礦石產量近全球一半左右,幾乎壟斷了鐵礦石市場。
對于一家礦業公司來說,礦山是最重要的。紫金礦業最早開采的礦山就是紫金山。
紫金山位于福建革命老區上杭縣,紫金山礦區采金歷史悠久,據宋康定年間的史料記載,年進貢朝廷黃金10兩。當地人傳說紫金山上有黃金,但在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官方對紫金山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地質勘探,最后得出結論:紫金山金礦石品位太低,每噸礦石含金量不足0.6克——當時具備開采價值的金礦石,品位一般在每噸3克以上,由此斷定紫金山是一座“貧礦”。
但有人不這么認為。1982年,剛從福州大學地質專業畢業的陳景河作為紫金山金礦普查項目負責人,前往紫金山,試圖在這里“挖出”黃金。經過兩年多的艱苦考察,他首次研究提出紫金山“上金下銅”成礦預測。這一預測在找礦勘探工程實踐中得到驗證,中國東南沿海首例特大型銅金礦床——紫金山金銅礦的神秘“面紗”由此揭開。隨著勘探工作的持續推進和經濟地質理論的發展應用,紫金山探明金礦資源儲量由原來的5.45噸,暴漲到318噸。陳景河由此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并成為福建省地質局最年輕的高級工程師。

紫金山金銅礦礦部(受訪者供圖)
1992年,為集中精力解決礦山開發難題,陳景河逆向流動,赴上杭縣擔任上杭縣礦產公司總經理。2000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設立福建紫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得益于企業改制帶來的活力,陳景河積極主導紫金山低品位難選冶資源開發關鍵技術及裝備自主研究應用,使紫金山這座原來的貧礦散發出了紫金光芒。與此同時,紫金礦業的目光開始看向海外。
紫金礦業在2005年就開始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并在之后取得一系列成果——
2007年6月,收購原由英國Avocet Mining持有的塔吉克斯坦澤拉夫尚合資公司75%股權,核心資產為塔羅、吉勞金礦;
2011年8月,收購奧同克公司60%股票,核心資產為吉爾吉斯左岸金礦;
2014年、2016年,先后完成剛果(金)姆索諾伊礦業72%權益收購,核心資產為科盧韋齊銅礦;
2015年收購艾芬豪旗下剛果(金)卡莫阿銅礦近一半權益,并于后期增持艾芬豪股權至13.69%,合計持有卡莫阿銅礦約45%權益;
2018年9月,取得厄立特里亞在產礦山銅鋅礦項目60%的權益以及塞爾維亞佩吉銅金礦項目……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很多都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是世界礦物原材料的主要供給地。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在全球成礦單元的四大成礦區域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擁有超大型及大型礦床總數近400個、礦產資源近200種。其中,鐵礦石儲量占世界42%、銅占17%、金占21%。
2018年,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受陸昊部長委托,代表自然資源部在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作了重要發言: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礦產品最重要的銷售市場之一。中資礦業企業海外礦業項目投資、并購日益活躍,在補充中國市場需求的同時,也為所在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如今,紫金礦業在全球12個國家(絕大多數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擁有重要礦業投資項目,是中國擁有金屬礦產資源量最多的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在海外控制銅、金資源儲量和礦產品產量最大、效益最好的中資企業之一。

在紫金的推動下,塞爾維亞將在2021年第四季度成為歐洲第二大銅生產國。圖為塞爾維亞Timok銅金礦。(受訪者供圖)
海外“殺手锏”:逆周期并購
對于紫金礦業來說,一系列的海外并購幫助公司快速實現“資源為王”。截止2020年底,紫金擁有2334噸金、6206萬噸銅。紫金礦業的銅資源儲量已相當于中國總量的一半,成為“中國銅王”,在世界有一定影響力的礦業巨頭。
中國力爭2060年實現“碳中和”戰略正在迅速落地實施,這是國家融入新時期全球產業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決策。“碳中和”和清潔能源革命將深刻影響未來發展,光伏、風電、儲能、新能源車和電網配套等領域對銅的需求量將有顯著提升,銅金屬需求增量將打開新的增長空間;更高的生態環保標準將對銅上游供應提出新的要求,全球精銅缺口可能進一步擴大。
市場對紫金礦業也有充分的信心:2020年,公司A股股價從4.75元/股增至9.29元/股、H股股價從4港元/股增至8.78港元/股。年底總市值翻番增長到2249億元,居全球礦業公司50強第12位。
這歸功于紫金全球“買買買”的幾次近乎完美的案例。
最杰出的并購案——卡莫阿-卡庫拉銅礦
位于剛果(金)的卡莫阿-卡庫拉銅礦是全球第四大高品位銅礦,銅礦資源品位好、儲量高,卡莫阿北富礦脈和卡莫阿遠北區正在繼續鉆探,增儲潛力大。
2015年,金銅價格低迷、全球礦業形勢持續走低,得益于陳景河和紫金礦業的戰略眼光,他們抓住這一礦業被嚴重低估的契機,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持有卡莫阿-卡庫拉項目共計45%的權益。
卡莫阿-卡庫拉銅礦的平均品位高達5.48%,遠高于1%的世界平均水平,品位越高,意味著礦產質量更高、競爭力更強。收購第二年的2016年10月,卡庫拉礦段新探獲940萬噸銅資源。這一發現使該銅礦整體資源儲量達到3340萬噸,相當于中國當前銅資源總量的1/3。
根據最新礦產資源估算報告,卡莫阿-卡庫拉銅礦控制級別的銅金屬資源量為3800萬噸,推斷級別的銅資源量為569萬噸,合計4369萬噸。而在紫金并購時,這一礦的銅資源量僅為2400萬噸。

2021年5月,卡莫阿-卡庫拉銅礦一期第一序列380萬噸/年選礦設施整體建設完成約98%,選廠基本竣工。(受訪者供圖)
中非合作的典范——剛果(金)科盧韋齊銅礦
同樣是在行業低迷的2014-2015年,紫金礦業堅持逆周期并購,在行業低谷期收購了剛果(金)科盧韋齊銅礦72%股權。科盧韋齊銅礦地處贊比亞-剛果(金)銅鈷成礦帶——該礦帶是世界第三大銅礦帶;截止到2020年底,科盧韋齊銅礦資源儲量108萬噸,鈷資源儲量13萬噸。
2020年,穆索諾伊公司的科盧韋齊銅礦產銅超過12萬噸,成為紫金礦業海外主力礦山,實現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指出,穆索諾伊公司的建設速度和運營成果,令人印象深刻。2020年穆索諾伊公司與在非中國企業共同發起了中國在非企業社會責任聯盟。
據不完全統計,公司社會責任支出累計約1300萬美元;公司還與礦區周邊的八個社區簽署《2021-2025年社區項目任務書》,計劃分5年投資約440萬美元,陸續捐建培訓學校、醫療衛生站、專業農場、農貿市場和市政供水設施等二十多個項目。
武契奇總統大力稱贊的項目——塞爾維亞波爾銅礦
2018年12月18日,紫金礦業通過國際招標,與塞爾維亞正式達成項目投資協定,波爾銅礦項目紫金占股63%,正式接手這座塞爾維亞百年老礦。
自1903年波爾銅礦開采以來,這座城市因銅而生,但隨著資源型城市的產業發展的滯后帶來技術設備更新滯后、管理缺失、產量下降、環境破壞等一系列問題,波爾銅礦一度瀕臨破產,該礦山的五千名員工也面臨著失業的危機。
接手礦山后,紫金團隊大力推行技術創新,加強各生產環節管理,同時采購先進的技術裝備,向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轉型,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運營成本。
項目各項生產經營指標在紫金接手三個月內逐步好轉,半年實現扭虧為盈。2019年,塞爾維亞紫金銅業的銅、金、銀等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增長,凈利潤增長317%。2020年,塞紫銅礦產銅5.2萬噸,實現營業收入48億元、實現利潤6億元。
“紫金礦業讓塞爾維亞百年老礦‘重生’,這是中國企業投資塞爾維亞的典范,我要用最美的語言表達敬意和感謝。”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見證短短幾個月內紫金礦業給波爾銅礦帶來的變化時說道。
而礦山的扭虧為盈對于曾面臨失業的當地居民來說也無疑是個好消息,隨著紫金礦業接手波爾銅礦,當地就業有了保障。截至2020年12月底,波爾銅礦員工達5423人。伴隨著波爾銅礦的重生,工人的工資也提升了三分之一,如今每月平均六千元的收入已經超過塞爾維亞全國平均工資水平。
紫金礦業在給波爾民眾帶來經濟收益同時,也沒忘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接手波爾銅礦的兩年多時間里,投資超過6億元用于生態綠化和環境綜合治理。紫金的環保工作者陸續在原本裸露的礦山種植了7萬株左右苗木,新增綠化面積34.9萬平方米。

紫金礦業中塞友誼林(受訪者供圖)
除此之外,紫金礦業的海外投資還包括:2019年A股公開增發落地收購加拿大上市的Nevsun公司,獲得了塞爾維亞佩吉銅礦、厄立特里亞碧沙鉛鋅礦等優質資源;2019年底收購大陸黃金位于哥倫比亞的高品位即將投產礦山,有望再現增儲降本、提高收益……
但也并非所有的海外并購都一帆風順,2020年,世界遭遇了新冠疫情這只“黑天鵝”,而紫金礦業也遭遇了自己的“黑天鵝”。
黑天鵝!波格拉金礦事件
2020年4月,紫金礦業與巴里克黃金公司合作的位于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波格拉金礦開采許可證到期,當地政府不愿意續約,甚至想把金礦收歸國有。該金礦黃金產量占據紫金礦業的五分之一。消息當天,公司股價下跌9%,市值蒸發100億。
波格拉金礦也是紫金礦業逆周期并購的經典案例。
位于巴布亞新幾內亞恩加省的波格拉金礦是世界十大金礦之一。2007年,來自加拿大的世界黃金巨頭巴理克通過子公司BNL購入了波格拉金礦95%的股份,剩下的5%由當地省政府和土地所有者分別持有。
同樣是在全球礦業低迷的2015年,紫金礦業以約18億元的價格從巴里克黃金買入了50%BNL的股份,獲得了波格拉金礦47.5%的權益。
巴布亞新幾內亞是太平洋島國,礦產資源豐富,金、銅產量分別列世界第11位和第10位。而波格拉金礦開采對當地經濟、就業和社會的貢獻具有支柱作用。
2019年5月,巴布亞新幾內亞新任總理馬拉佩上臺,但這位一直主張將波格拉金礦收歸國有的新總理也給采礦業帶來變數。馬拉佩上臺三個月后,恰逢波格拉金礦開采許可證到期。
對于BNL兩大股東紫金礦業和巴理克來說,這一消息出乎意料。很快,BNL就關閉了波格拉金礦——金礦關閉每天會給BNL造成170萬美元的損失,擁有金礦5%股份的當地政府和地主跟著每天損失5.2萬美元;來自波格拉的直接稅沒了,當地政府一天又少收67萬美元。本就財政困難的巴布亞新幾內亞陷入困境。不僅如此,因為當地企業不具備相應的管理和生產技術,波格拉金礦也很難接手。
更糟糕的是,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開采拉穆煤礦的中國業主推遲了10億美元的擴張計劃。而后,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國際聲譽也受到負面沖擊,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下調了其信用評級。
2021年,BNL和巴新政府就重新啟動波格拉金礦的框架協議事宜正在進行建設性的討論。根據目前討論的框架協議,擬在提高巴新各方的股權比例和公平分享經濟收益的基礎上,未來由BNL和巴新各方組建的合資公司持有波格拉金礦,BNL將繼續成為波格拉金礦的運營商。
但在紫金人眼中,這只“黑天鵝”并沒有那么可怕——
紫金礦業也在波格拉金礦爆出停止續約新聞兩天后的公告里便表示,該筆投資已全部收回。
同時,2020年2月,紫金礦業并購了位于哥倫比亞的武里蒂卡金礦。這座金礦目前擁有黃金資源量353噸,達產后年均產金約7.8噸,能夠滿足當年的產金規劃。

哥倫比亞武里蒂卡金礦(來源:受訪者供圖)
在這一次的事件中,紫金礦業的逆周期收購法有效規避了風險可能帶來的財務損失。
中國礦業在“一帶一路”上的先行者
陳景河在接受中國一帶一路網采訪時說到,紫金礦業“走出去”發展得益于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得益于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
“企業的海外發展既要重視礦產資源的稟賦效應,更要關注政府的戰略導向,自覺把公司的發展與國家戰略結合起來。紫金礦業作為中國礦業企業,隨著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要有志成為國際一流礦業公司的話,‘走出去’是必然選擇”,陳景河表示。
“紫金礦業擁有良好的體制、機制優勢。紫金是中國混合所有制改革最早、最成功的礦業企業之一。公司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完全按市場化運作,充分發揮市場活力。”陳景河總結時表示,“紫金礦業始終堅持資源為王,堅持逆周期并購和自助找礦勘探并舉,在實施‘走出去’的過程中敢于在市場低迷期出手,盡一切可能尋找發展的空間和機會。”

在礦業開發過程中,紫荊礦業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帶到海外的發展中去。(來源:受訪者供圖)
陳景河介紹道,“紫金礦業以創新為核心競爭力,形成了具有紫金特色的礦業技術與工程比較優勢。同時,紫金堅持以共同發展為理念,以”開發礦業,造福社會“己任,在礦業開發的同時大力帶動當地政府、社區和民眾的發展,帶去先進的技術,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特別在礦業開發過程中,形成共建、共依、共存產業生態,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探索有力的碳排放控制措施,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帶到海外的發展中去。”
2021年1月29日,紫金礦業公告五年(2+3)規劃和2030年發展目標綱要,提出爭取到2030年進入全球一流礦業公司行列,全面建成高技術效益型特大國際礦業集團。
陳景河認為,礦業是能源和工業的主要原料,與國家經濟和產業安全高度相關。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礦產資源消費國,消費了全球40-50%基本金屬,但中國基本金屬資源貧乏,對外依存度高達50%以上。“一帶一路”經濟體工業化進程穩步推進,以“去碳化”為導向的新材料、新能源行業飛速發展,為礦物原料創造了新需求增長點。
中國是全球重要經濟體,但中國礦企控制的金屬礦產資源非常有限,與中國的經濟規模和需求高度不匹配。中國大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戰略性礦產資源供應可能會成為國內為主大循環的主要瓶頸。
2021年5月14日,紫金礦業在商業雜志《福布斯》最新發布的2021全球企業2000強中排名上升至398位,位居上榜的全球黃金企業第3位、全球金屬礦業企業第7位、中國金屬礦業企業第1位。5月26日,紫金礦業旗下位于剛果(金)的世界級銅礦卡莫阿-卡庫拉銅礦建成投產,全面開發后,高峰期年產銅超過80萬噸,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銅礦。還值得稱道的是,今年6月份,公司在塞爾維亞的超大型銅金礦——佩吉銅金礦上帶礦也將建成投產,峰值年預計產銅13.5萬噸、產金6.1噸。
“‘一帶一路’倡議提升了中資企業在外的地位,促進了紫金礦業全球化發展。”陳景河說,“紫金礦業的全球礦業夢是中國夢的一部分,將在‘一帶一路’上再立新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