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支撐引領中國礦業國際化為主題的絲路礦業論壇2020在北京開幕。論壇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逆全球化、單邊主義抬頭,嚴重影響包括礦業在內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背景,探討“十四五”時期的路該怎么走,礦業國際合作的方向和策略是什么,中美戰略博弈下如何保障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礦業企業在全球資源配置版圖上如何精彩演繹等問題。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書記葛紅林,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朋德,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中國礦業聯合會會長彭齊鳴,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景河,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佐滿,赤峰吉隆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呂曉兆等出席論壇。開幕式由中國地質學會境外資源經濟地質專業委員會主任王京彬主持。
葛紅林在致辭時說,今年前三季度,常用有色金屬冶煉產量實現正增長,電解鋁、銅、鉛、鋅產量同比增長2.8%、5.8%、7.8%、2.1%。有色金屬冶煉和加工增加值同比增長1.9%,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高0.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101億元,同比增長2.9%。預計全年將繼續呈現恢復回升的向好態勢。他表示,未來有色金屬行業應強化戰略研究,深刻領會新發展格局的新精神,積極適應新發展格局的新變化,謀劃好有色礦產資源雙循環互動;要強化企業作用,確保有色礦產資源供應安全,支持有色礦業企業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全球化配置、全球有色礦業的結構調整和企業重組重塑、全球“稀小金屬”資源開發保護等方面的深度參與和推動;要強化科技創新,提升有色礦業的現代化水平,“全行業要有更高的站位、更新的視野、更大的力度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特別要在資源勘查、礦山開采、綠色礦山、智慧礦山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要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大科技投入,增創研發能力,促進有色礦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提升有色礦業的現代化水平。”
李朋德在致辭時表示,國際化是實現全球資源有效配置、保障國家資源安全、促進全球合作共贏的重要途徑。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催生全球大變局,大國博弈加劇,全球政治經濟的不穩定性增加,我國發展的國際環境也在發生重大變化,如何在大變局中開新局,在危機中遇新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明了“十四五”時期發展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這與礦業發展密切相關,也是我國礦業國際化的基本遵循。
針對未來的礦業走向,李朋德提出五點意見。
1
要開展地球深部探測的國際合作,更精準掌控礦產資源情況。
2
要發起成立國際礦業基金,建立國際礦業權托管交易中心,實現礦權、資本、保險、金融等行業的互動。
3
要加強國際地學中心和現代礦業產業園建設。
4
要支持建立國際區域地質礦業非政府組織,促進利益共享、責任共擔。
5
要建設全息數字地球基礎框架,制定新的地質礦產標準,推進地球大數據的共建共享。
論壇上,還舉行了中色紫金地質勘查(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揭牌儀式。該公司由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骨干員工持股平臺聯合出資成立。
論壇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地質學會境外資源經濟地質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中色絲路資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辦。來自礦業行業上下游企業的300余人參加論壇。




